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文房肆考

《文房肆考》是清唐衡著,清乾隆四十三年本。

正文

【清】唐铨衡著,清乾隆四十三年本。卷三 30页

1:清乾隆唐铨衡所著《文房肆考》:“孔裕堂,桐乡乌镇人,述其弟患怯,汗大泄,虽盛暑,处密室帐中,犹畏风甚,病三年,医药不效,症在不起,适有戚自川解组归,遗以夏草冬虫三斤,遂日和荤蔬作肴炖食,渐至痊愈,因信此物之保肺气,实理,确有征验,嗣后用之俱奏效。”

2:《文房肆考》中,认为“古定器以政和宣和间窑为最好”。

3:《文房肆考》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 卷三记述“古定器,宋时所烧……然按东坡《试院煎茶》诗云‘定州花瓷琢小红’,则有花者,非至南渡后而出者。”

《汝瓷》文记集合

4:《文房肆考》清乾隆四十三年本 宋时以定州市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市造青窑器,屑玛瑙为油,如哥而深,微带黄,有似卵白,真所谓淡青色也,汁水莹厚如堆脂。《格古要论》云:“汁中棕眼隐若蟹爪者真”,又云:“无纹者尤好”。说四胡异,此如端溪石子辨八哥眼。眼本石病,得此可研真水坑也,故曰无纹者尤好。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土脉质制较官窑尤滋润,薄者难得。时唐、邓、耀诸州悉有窑,而以汝为冠。

《文房肆考》如果是真水晶,即便在六月三伏酷热天气里,用舌头舔之,也有冰冷刺骨的感觉;假水晶则无此感觉。真水晶无论如何高级,内中总有淡淡的水晕,并且其边沿光线呈纯白色;假水晶则无此现象。

【分类号】:K876.41

【DOI】:CNKI:SUN:JKSH.0.2009-03-024

【正文快照】:

据《文房肆考》记载,埋于土中千年之久的铜器,颜色纯青,犹如翡翠。早上颜色稍稍淡些,中午以后,则变得翠润欲滴。间或有泥土侵蚀剥落处,必有蜗篆形状。如果有斧痕,必定是伪造品。铜器坠水千年,则纯绿色,好似瓜皮,而且莹润如玉。未达千年,虽有青绿却不润。现在一般人鉴别铜器是否

《文房肆考》云:“雍正初,楚抚严公希尧烧造厂器。”

乾隆朝唐衡诠《文房肆考》说:“成窑以五彩为上,酒杯以鸡缸为最,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