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罗阿罗阿线虫

罗阿罗阿线虫简称罗阿丝虫,是非洲的“眼虫”,引起罗阿丝虫病,亦称游走性肿块或卡拉巴丝虫性肿块。

形态

成虫为白色线状,雄虫大小为(30-34)mm×(0.35-0.43)mm,雌虫为(50-70)mm×0.5mm,。虫体头端略细,口周围具1对侧乳突和2对亚中线乳突,均小而无蒂;体中部角皮层具有小圆顶状突起,尤以雄虫为多;雄虫具狭长尾翼。微丝蚴具鞘,头间隙长宽相等,体核分布至尾端,在尾尖处有一较大的核。

生活史

罗阿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背、胸、腋、腹股沟、阴茎、头皮及眼等处的皮下组织,偶可侵入内脏,成虫常周期性地在眼结膜下爬动。雌虫在移行过程中间歇性地产出微丝蚴,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呈昼现周期性。当被白天吸血的中间宿主雌斑虻吸入后,微丝蚴在斑虻中肠脱鞘后移行至虻腹部脂肪,经2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期幼虫,移行至斑虻口器。当斑虻再次吸血时,感染期幼虫自其口器逸出经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在皮下组织约经1年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人体内可存活15~17年,甚至更长时间。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