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俞茂宏

俞茂宏

俞茂宏,男,1934年11月生于江苏镇江,祖籍浙江宁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退休教授。长期从事材料和结构强度与振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原创性地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突破了现有的单一强度理论模式,建立了一个有统一力学模型、统一建模方程、统一表达式而又适用各类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破解了强度理论的世界性难题,使中国人的理论第一次写入基础力学教科书。身患眼疾的他,仍在秘书帮助下编著《塑性力学三部曲》和《岩土力学三部曲》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共计12本书。2018年2月,获颁“感动西安市2018年度十大人物”称号。俞茂宏教授曾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数学物理模拟委员会副主任。2015年,俞茂宏将其所获“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20万港元全额捐赠给西安交通大学航天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成立“强度理论研究奖”,用于奖励西安交通大学力学学科优秀研究生。

人物经历

- 1951-1955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生,获工学学士

- 1955-1959 西安交通大学数理力学系,助教;

- 1960-1981 西安交通大学力学系,讲师;

- 1981-1985 西安交通大学力学系,副教授;

- 1985 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 2005 退休。

主要荣誉

科研获奖

-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及其应用”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双剪理论及其应用”2003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古建筑保护和结构理论研究”200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强度理论新体系”1994年获中国科技图书奖二等奖;

- “统一强度理论”1995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壹等奖;

- “复杂应力材料强度理论研究”2001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因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方面的独创性贡献获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人物获奖

201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8年2月2日获“感动西安市2018年度十大人物”称号;

2018年8月31日获陕西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2018年10月12日获西安最美老人;

2018年获“我身边的好老师”称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61年,俞茂宏提出“双剪”概念,并推导出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突破了“最大剪应力”这一传统的“单剪”概念;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全面的“双剪强度理论”;在此基础上,1991年正式发表统一强度理论公式,将各种单一的准则和理论发展为统一强度理论,该理论突破了单一强度理论模式,建立了一个有统一力学模型、统一理论、统一数学表达式而又适用从金属到岩、土和混凝土等各类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使中国人的理论第一次写入基础力学教科书

1982年起,俞茂宏参加西安古城墙、箭楼、城楼、大慈恩寺塔小雁塔等多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建筑的抢险和保护工程研究,对以西安箭楼、城楼和宁波保国寺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古代中国城市的典型建筑钟楼、鼓楼为代表的古代高层建筑和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古城墙为代表的砖—土混合结构等的结构力学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对中国古建筑的结构非线性、抗震性能、不均匀沉陷、木结构斗拱的力学性能、唐朝和明代地基土的三轴特性、高层古塔的地基承载力和西安古城墙稳定性和孔洞强度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被国家文物局评价为在古建筑结构力学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

学术论著

截至2005年退休前,俞茂宏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土木工程学报》《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金属学报》《工程力学》等中国国内外期刊和论文集发表论文15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双剪理论及其应用》等著作10本和合作著译6本。截至2018年6月,俞茂宏出版了《塑性力学三部曲》和《岩土力学三部曲》中的《岩石强度理论及其应用》《统一强度理论及应用》(英文版)等4本书籍,完成了《土力学新论》的全部书稿;即将完成《机械结构与零件强度的精细化设计》全部书稿,正在进行《广义塑性力学》(英文版)第二版和《结构塑性力学》(英文版)第二版的修改工作。

人才培养

截至2005年退休前,俞茂宏培养博士和硕士36名,博士后15名(包括日本东京大学1名和京都大学1名)。

人物评价

“俞茂宏先生是西迁前辈的典范!”中国科学院院士、能动学院教授陶文铨深受感动,“他坐冷板凳几十年而独创统一强度理论,双眼几近失明而仍笔耕力学巨著,将‘何梁何利’奖金全部捐赠为奖学金,为人谦恭而不事张扬,是我辈学习之楷模!”(交大新闻网评)

俞茂宏教授为破解百年世界难题,建立适用于各种工程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几十年如一日,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做出历史性成果,其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精神令人敬佩、引人深思、催人奋进!(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王新轲评)

俞老师经常废寝忘食,组织大家研讨,把握学科前沿。他那孜孜不倦和忘我的科研精神,深深影响了我们。(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廖红建评)

俞茂宏教授无怨无悔奉献,淡泊名利回馈学校、社会,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报国奉献的无私精神。(《西安日报》评)

不论是奋斗在教学一线,还是荣休后,俞教授对科研都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热情和坚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在俞教授身上,不仅有着科研工作者的严谨踏实和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文人气质,更有一份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俞教授的身上,始终保持着忧国忧民的文人气质和交大人饮水思源的公益精神。潜心磨剑五十载,饮水思源志淡泊。从无怨无悔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生,到淡泊名利回馈学校、反哺社会,俞茂宏教授用一生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风范,守护并影响着一代代交大人的漫漫人生。(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