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山(1892~1938年),字寿峰。确山县人。童年上私塾。民国初年教书,后考入汝南优级师范学校。毕业后返乡继续执教,同时组织农民与当地劣绅李广化进行斗争,成为一方民众拥戴的“首事先生”。北伐战争开始后,他背叛绅士家庭,组织红枪会,同官府豪绅斗争。常率众在确山双桥、刘店一带打击游兵散勇,被公推为县东部枪会首领。不久,张立山接受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的“武装斗争、迎接北伐”的主张,枪会组织听从中国共产党指挥。
正文
人物经历
1927年,确山县成立第一个农民协会,张立山当选农协执行委员,领导农民打土豪劣绅、减租减息、抗捐抗税。农历三月三日,他和杨靖宇(马尚德)等人,领导全县3万多农民暴动,活捉国民党县长王少渠,赶跑了魏程典、楚本固、何鸣一、田斐卿4大劣绅,建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这是河南省第一个农工政权,张立山当选清理遗产委员会委员。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年11月,以打击确山县东头号劣绅、民团团长李广化为目标,发动了刘店秋收起义。农民武装30余人,迅速夺取了寨子岗楼上的枪支,围住了李广化的宅院。张立山带领队员,包围攻击。地方团队在火力打击和政治攻势下,缴械投降。确山农民革命军建立后,张立山任县农军参谋长,随后确山国民党政府调兵“进剿”刘店镇,经激烈战斗农军获胜。接着,农军抵信阳明港镇,横扫周围几支民团武装。为避开正阳县国民党驻军任应歧部的“进剿”,农军回师北上,进兵确山县、汝南县等县毗邻地区,以图实现建立根据地计划。王楼一战,打垮了确山县长高子元的保安队,击溃确山国民党驻军张德柩部的追剿,战胜了数倍于农军的敌人。战斗中,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王克新牺牲,杨靖宇等受伤。后农军南行,与信阳市农民革命军会师,编为豫南工农革命军,由张立山等人率领该军,攻打信阳境内杨家湾民团,包围豫南民团军部,开辟了四望山根据地。
1928年春,信阳东双河镇民团军师长熊绘幽调集罗山县民团和反动红枪会及驻信阳国民党方振武军包围四望山。张立山率战士突出重围,赴正阳县与地下党领导人王晶、李卓英取得联系,整编为3个中队。后又改编为汝南县、正阳、确山县、信阳、罗山5县赤卫队,张立山任总队长。不久即遭到正阳国民党驻军的“围剿”。赤卫队冲出重围后,队员化整为零。张立山以教书为名秘密活动于淮河两岸。在国民党“围剿”革命根据地期间,他率部展开游击战争,组织万名农民破路队,沿确山至明港平汉铁路活动,困扰了开赴江西省参加“围剿”红军的国民党东北军。后又组织“鞭杆会”,领导广 大农民开展抗粮斗争。他还亲自潜入军阀田维勤部,诱捕了反共分子李广化。
1938年,张立山从上蔡县回到确山刘店,配合当地中共组织,成立刘店抗日救亡大队。国民党确山县党部集结军队,包围了刘店乡双桥村,张立山被捕。后被害于确山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