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根瘤蚜科

根瘤蚜科是同翅目下的一科,属于微小型蚜虫。全球共有6属71种,其中在中国仅有4种,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华东的部分地区。

形态特征

根瘤蚜科的个体通常长约1毫米,体表可能带有蜡粉。无翅蚜和幼蚜的触角由3节组成,只有一个感觉圈,眼睛包含三个小眼面。头部和胸部的总长度超过腹部。尾片呈半月形,缺乏粘管,产卵器也较为少见。有翅蚜的触角同样是3节,但有两个纵向延长的感觉圈。前翅拥有三条斜脉,其中包括一根中脉和两条共柄或靠近基部的肘脉,而后翅则缺少斜脉。当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翅膀会平放在背部。中胸盾片不分裂成两个部分。性蚜没有喙,活动能力较差。无论是孤雌蚜还是雌性蚜都是通过卵生繁殖。

生活习性

根瘤蚜科的蚜虫大多过着同寄主全周期的生活,也有少数种类是异寄主全周期。它们的主要寄主包括栎属山核桃属以及葡萄、梨、柳等植物。这些蚜虫可以在虫瘿内或者裸露环境中生存。它们可以通过卵或若虫的形式越冬。

危害

葡萄根瘤蚜是世界上的一种重大害虫,已被列为危险性的检疫对象。梨黄粉蚜则是重要的果树害虫。

下级分类

根瘤蚜科包括2个亚科和7个属:- 倭蚜亚科(Phylloxerini-nae):倭蚜属(Phylloxerina)- 根瘤蚜亚科(Phylloxeri-nae):棘矮蚜属(Acanthochermes)、根瘤蚜属(Phylloxera)、攀矮蚜属(Moritziella)、呋矮蚜属(Foaiella)、葡萄根瘤蚜属(Viteus)、梨矮蚜属(Aphanostigma)

进化史

根瘤蚜科是一类相对原始的蚜虫,起源于古生代二叠纪。然而,已知的化石记录显示,该科的一些成员出现在更早的地质时期。例如,泰梅尔石蚜属和替石蚜属的化石在俄罗斯泰梅尔半岛的中生代白垩纪地层中被发现。此外,侏罗蚜属和祖石蚜属的化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英国侏罗纪地层中被发现。而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克罗斯比山,则发现了生活在三叠纪时期的蚜三叠蚜的化石。

参考资料

根瘤蚜 .中国大百科全書 .2024-11-05

栗苞蚜.百度学术搜索.2024-11-05

根瘤蚜科 .中国大百科全書 .2024-11-0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