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树
苦丁茶树是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寿命可长达几百年以上,具有耐温、喜荫、喜湿、怕浸的习性。苦丁茶树既是传统饮料,又有药用价值,还可作为绿化美化环境作用。
物种简介
苦丁茶是分布于华中一华南一带的常绿乔木,寿命可长达几百年以上,具有耐温、喜荫、喜湿、怕浸的习性。其适生地区较茶树更广一些,抗寒力尤比茶树强。
形态特征
风车木,高达20米。树皮黑色或灰黑色,粗糙有浅裂;小枝粗壮,黄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1.5~2.5厘米;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28厘米,宽4.5~7.5厘米。顶端短渐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疏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花序簇生于叶腋,圆锥状;花4数:雄花序每枝有3~9朵,花萼裂片圆形;花冠反曲:雄蕊与花冠等长;雌花序每枝有1~3花。花萼直径3毫米;花冠直径5毫米,花办卵形;子房卵形;果球形,红色,外果皮厚,平滑,分核4颗,背部有3条纵脊,内果皮骨质。花期4~5月,果期6~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50米至1,5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灌丛中、山坡常绿阔叶林中和竹林中,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分布范围
苦丁茶树是冬青科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安徽、江苏省、湖北、浙江省等地。
栽培技术
定植
苦丁茶苗的栽植时间一般选择春、秋两季,最好在春季雨后天晴1—2天后栽植。种植时根系要舒展,不能屈根。填土至苗木根颈后压实,浇足定根水,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最后再覆盖2—3cm厚的表土,并盖上稻草,保温保湿,以防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覆盖厚度以不见土壤为宜。
管理
苦丁茶苗栽植后的前两年,每年安排除草或松土5—6次,每年施肥四次,栽植成活后施第一次肥,应施进口复合肥,每株50克,用水冲化后浇施;第二次是在5—6月份,用猪粪肥每株3kg或复合肥每株50克浇施;第三次是在7月份,施复合肥,每株100克,采取直接施放,距树30cm处开挖一条穴,施入复合肥后用土覆盖;第四次是在9月份,用猪粪肥浸豆饼,待发酵后每株施入3kg,其中豆饼含量0?3kg或鸡、鸭粪肥每株3—5kg。第三年开始,苦丁茶已形成一定树冠,每次采摘完苦丁茶叶后就施放一次肥,每次施肥量用复合肥100克直接施入,每年冬季用鸡、鸭粪肥施放一次,每次每株5kg。
修剪
苦丁茶树修剪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苦丁茶树形成矮、壮、宽、平、密的树冠。栽植成活后第一次抽梢过后开始逐年修剪,促进苦丁茶树的低位分枝,控制顶端生长优势,使苦丁茶树控制在2m高左右,并能达到五级以上分枝树形,苦丁茶树分枝多,产量就高,也便于苦丁茶叶芽的采摘管理。
主要价值
常绿阔叶乔木树种,既是传统饮料,又有药用价值,还可作为绿化美化环境作用。
苦丁茶树体形高大,华盖四蔽,有的树龄近千年。茶叶冲泡出来后,汤色清澈明亮,绿中透黄,苦味淡而回甘浓,滋味鲜爽,香气沁人心脾,在当地有“桑叶茶”和“美容茶”之说。炎热夏日,约上三五好友,置一茶室,品茶聊天,是不错的选择。
规划
可按山坡或缓坡地的等高线开成平台,台面宽以1.5m左右,栽植密度为1.5×2?0m或2.0×2.0m均可,最好能以等边三角形排列最佳。挖穴规格为0?6×0?6×0.5m,每穴施入有机肥5—10kg或1kg磷肥,并用表土回填至高出地面15cm左右。
防治方法
苦丁茶树是采摘叶片供人食用的植物,应尽量少使用农药或用低毒、高效的广谱性农药进行防治,以减少农药在苦丁茶树叶中的残留量,如蚜虫、蛴螬、娇金花天牛等可用水胺硫磷、鱼藤500—1000倍液喷施,对炭疽病可用白菌清、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施,还可采用喷施磷酸二氢肥,以养代治的做法效果很好。
参考资料
大叶冬青-植物百科.植物智.2024-07-25
大叶冬青-名称分类.植物智.2024-07-25
大叶冬青-植物志(中国植物志).植物智.2024-07-25
苦丁茶树的功效与作用-苦丁茶树.水果蔬菜知识大全.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