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背叶党参(学名:Codonopsis argentea P. C. Tsoong)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桔梗科党参属的有乳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可长达30厘米,木质化。叶在主茎上互生,近于革质。花多数,生于主茎及侧枝顶端,微下垂;花冠钟状,淡蓝色,圆形,雄蕊无毛。花果期不详。
形态特征
银背叶党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乳汁。根部未见。茎直立或上升,长可达30厘米,侧枝具花且有密集叶片,木质化,被浅棕色或黄色开展绒毛。叶在主茎上互生,在侧枝上近于对生,无柄或有长不过3毫米的短柄;叶片卵形或矩圆状卵形,长0.7-2厘米,宽0.2-1.2厘米,顶端稍钝,基部心形,叶缘波状或近全缘而微反卷,上面被平伏茸毛,下面密被白色茸毛,近于革质。花多数,着生于主茎顶端及侧枝顶端,微下垂;花梗被绒毛状的浅棕黄色刺毛;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状,具10条明显辐射脉,裂片间湾缺宽钝,裂片远隔,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或稍钝,近全缘,反卷,长约8毫米,宽约4毫米,外面被稀疏,内面被密的近褐色刺毛;花冠钟状,长约2.2厘米,直径2-2.5厘米,淡蓝色,浅裂,裂片顶端急尖;圆形,内外被刺毛,而通常内面毛长而易碎断;雄蕊无毛,花丝基部微扩大,长约6毫米,花药长约4-5毫米。
分布范围
银背叶党参主要产自中国贵州梵净山。
生长习性
银背叶党参喜温和凉爽气候,耐寒,根部能在土壤中露地越冬。幼苗喜潮湿、荫蔽、怕强光。播种后缺水不易出苗,出苗后缺水可导致大批死亡。高温易引起烂根。大苗至成株喜阳光充足。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中栽培。
栽培
直播育苗
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出苗后开始松土除草,清除杂草是保证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2. 追肥:定植成活后,苗高15厘米左右,可追肥人粪尿每亩1000-1500公斤,以后因茎、叶、蔓长也不便追肥。
3. 排灌:定植后应灌水,苗活后少灌水或不灌水,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烂根。
4. 搭架:平地种植的参苗高30厘米,设立支架,以便顺架生长,可提高抗病力,少染病害。有利参根生长和结实。
病虫防治
病害
1. 锈病:开始于5月中、上旬,6-7月份为发病盛期。叶、茎、花均可被害。防治方法,发病期喷50%二硝散200倍液或敌锈钠200倍液,7-10天1次,连续2-3次。
2. 根腐病:一般多在土壤过湿与气温过高时发生。发病初期,近地面须根变成黑褐色,轻度腐烂严重时,整个根呈褐色水渍状腐烂,地上部分枯死。防治方法:⑴与禾本科轮作;⑵雨季排水;⑶整地时每亩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病区。
虫害
1. 地下虫害:4-5月主要有地老虎,蛴螬为害嫩茎及根部。防治方法:用敌百虫800倍液和一六0五乳剂1000倍液浇根部诱杀。
2. 呀虫:可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雾。
3. 红蜘蛛:主要病害幼苗及成植叶片,可用50%虫松1000-2000倍液喷雾。
保护级别
银背叶党参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保护级别为濒危(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