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救护调剂学校创立于1926年,抗战前改名为粤东救护调剂学校。由广东公立医科专门学校校友筹建,其中校友冯世英担任学校校长。校址设立于广大二路,有一所分校。该校由私人筹款,设立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抗日战争期间校址曾遭受日军轰炸受到重创,期间停止办学。校长冯世英时任广州救援队队长,后举家迁回老家鹤山市,在龙口镇开办诊所名为粤东分院。抗战后学校迁址广大路二巷6号。
正文
该校师资雄厚设备齐全,教师多毕业于广东公立医科专门学校,并在各军政卫生医药所任职,有雄厚的从医经验,为当时顶尖的医护人才。学校两栋建筑物,其中一栋为教学楼,低层为诊疗处,中层为教室,上层为学生宿舍,另一栋楼为附属医院。全校共有三个大教室、一间调剂室。
广东救护调剂学校校训“有志向学,辛勿蹉”,该校适应现代社会之需要,设立药物制剂实习、显微镜检验摄影、药物化验实习等课程,拥有校救护队。毕业生多任职于军队医疗单位和西药房、药厂。
解放后该校被国家接收,改为广东卫生学校,后更名广东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原校改为公办后,几经转移调动,广东救护调剂学校及附属医院,逐渐成为了广州市卫生教育史迹中的一点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