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翔(?—1644年),字仪伯,号巢轩,浙江山阴县(今绍兴市)人,明末官员。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二甲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中允、谕德、东宫讲官等职。崇祯十七年(1644年),京师被李自成攻破,明毅宗在煤山遗址自缢殉国,周凤翔在朝贺李自成的人群中大哭后逃出,回家后自缢。南明追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节。清朝赐谥文忠。《明史》有传。
史料记载
《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周凤翔,字仪伯,浙江山阴人。崇祯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司业。灵璧侯奴辱诸生,凤翔区执付法司。历中允、谕德,为东宫讲官。尝召对平台,陈灭寇策,言论慷慨,帝为悚听。军需急,议税间架钱。凤翔曰:“事至此,急宜收人心,尚可括民财摇国势耶!”亡何,京师陷,庄烈帝殉社稷,有讹传驾南幸者。凤翔不知帝所在,趋入朝。见魏藻德、陈演、侯恂、宋企郊等群入,而贼李自成据御坐受朝贺。凤翔至殿前大哭,急从左掖门趋出,贼亦不问。归至邸,作书辞二亲,题诗壁间自经。诗曰:“碧血九原依圣主,白头二老哭忠魂。”天下悲之,去帝崩才两日也。后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节。本朝赐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