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胡晓红

胡晓红,1972年2月出生,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95.07——1996.07长春大学师范学院基础部(助教)。

1999.07——2001.04东北师范大学德育教研室(助教)。

2001.06——2005.06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2005.06——2011.12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2006年7月——2008年8月复旦大学密歇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资格)。

2009年11月—2009年12月台湾大学访问学者(访问学者)。

2011.12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方略研究”(2012年)、“将性别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7年)。

出版学术专著

《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性别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域》2部,主编、参编教材5部,在《光明日报》《哲学动态》《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妇女研究论丛》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

主要科研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方略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将性别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女性参与社会发展——性别学课程建设研究\u0026《女性与社会》核心通识课程建设研究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

1、《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方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12年批准,批准号:12YJA710031,项目经费:9万。

2、《将性别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7批准,批准号:07JC10007,项目经费:3万。

3、《妇女/社会性别课程建设项目》,政府合作项目,2006年批准,项目经费:3万。

4、《对话式教学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的改革与实践》,吉林省教育厅,2006年批准,项目经费:0.3万。

5、《和谐社会视阈下的两性和谐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2006年批准,项目经费:0.8万。

6、《性别观念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03年批准,项目经费0.6万。

主要科研成果

学术论文

1、“性别哲学的对话”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11-07,CSSCI(A),第一作者。

2、参与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2011-5,CSSCI(B)第一作者。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性别差异,《大家》,2011-03,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4、思想政治教育的性别关怀,《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5,省级,唯一作者。

5、性别研究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妇女研究论丛》2010-11,CSSCI(A)级,第二作者。

6、教育公平视野下对“男孩危机”的性别解读,《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1,CSSCI(A),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11-5全文转载,第一作者。

7、性别和谐的历史发展与时代追寻,《兰州学刊》2010-10,CSSCI(B)级,唯一作者。

8、性别哲学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光明日报》2010-10-19,国家级,,唯一作者。

9、走向主流化的性别平等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09,中国妇联妇女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CSSCI(B)级,第一作者。

10、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性别解读,《社会科学家》2010-07,CSSCI(B)级,第一作者。

11、性别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07,CSSCI(B),唯一作者。

12、女性在参与中的进步与发展,《妇女研究论丛》,2008-09,CSSCI(A),唯一作者。

13、“男女有别”还会走多远,《社会学家茶座》,2005年1月,《中国妇女报》2007-01-31转载,唯一作者。

14、“福利权力是个人的还是家庭的”,《妇女研究论丛》2006-03,CSSCI(A),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07-01全文转载,第一作者。

15、现代性与男性精神,《河南社会科学》2005-11,核心期刊,唯一作者。

16,两性和谐的哲学理解,《妇女研究论丛》2005-01,CSSCI(A),唯一作者。

17、女性之“性解放”与女性解放,《社会》2004-05,核心期刊级,唯一作者。

18、市场经济时代价值观念变革与人的发展,《长白学刊》2004-03,核心期刊,唯一作者。

19、女性主义研究理念的现代转向,《浙江学刊》2004-02,CSSCI,唯一作者。

20、对中国本土性别社会学学科构建的几点前提性思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01,核心期刊,唯一作者。

学术著作

1、《性别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域》,台湾上游出版社,2010年。

2、《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教材

1、《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副主编。

2、《性别社会学理论》,高教社,2006年,参编。

3、《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参编。

4、《新编女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参编。

5、《男性要解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主编。

教学成就

教学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3门:

(1)全校本科共同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全校本科生核心通识选修课:《女性与社会》

(3)研究生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指导研究生情况:指导硕士研究生17人,其中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7人。

社会活动

社会学术兼职

中国社会学学会会员。

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秘书长,兼职教授。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胡晓红-东北师范马克思主义学部.东北师范大学.2021-03-17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