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宫是位于台湾桃园县的一座庙宇,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配祀玄坛真君、观音佛祖、天上圣母、瑶池金母、注生娘娘等神佛。地方习称大庙、桃园市大庙等,为桃园当地重要的信仰中心,并被列为台湾省三级古迹。
简介
本庙位于桃园市中心,是全台规模最大的开漳圣王庙,也是当年桃仔园古城的核心所在,以中山路和中正路直交构成全台最完整的庙街。庙前的场埕,是过去市民看戏与活动的聚点,前后殿屋顶为“重檐歇山假四垂”,为全国庙宇所罕见。
历史
1745年(清乾隆十年),桃仔园(即今桃园市)地区常有瘟疫,百姓苦不堪言,当地大垦户薛启隆乃倡议建庙,并率先捐田产二十甲以为建庙之资。
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重建,宫殿分成前、中、后三殿,并命名为“景福宫”。
1813年(清嘉庆十八年),竣工完成,原先自大溪埔顶仁和宫分灵至此地供奉。
1857年(清咸丰七年),亢旱为灾,淡水同知恩煜出巡抵挑,于景福宫设坛祈雨,旋获甘霖普降,于是拨资修宫貌,答谢神恩。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权充为“台北师范学校国语传习所桃仔园分教场”授课场所,达四年之久。
1923年,推选桃园街长简朗山主持其事,并由桃园街役场(市公所)协办,配合市街改正而改建,延聘板桥外员山庄寺庙修建专家陈应彬设计改建本庙,即今所见之庙貌。
1925年,重新修建并举行五朝清醮。
1961年,重新修,庙貌更显富丽堂皇。恢复建醮。
1985年,举行建醮大典,内政部审定为三级古迹。
1985年,添建新式四柱三间牌楼。
1993年,改建前殿山门,左右并增添钟鼓楼。
1997年,举行建醮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