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东保村

东保村,又名东堡村,位于洛阳市汝阳县三屯镇政府东0.5公里处。该村汉、回杂居已有百年历史,尽管经济较为落后,但文教昌盛。近年来,东保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推进教育、养老、文化、社会事业建设,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良性轨道,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成为附近有名的“幸福村”“和谐村”。

基本信息

东保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三屯镇政府东0.5公里处,全村辖2个自然村,共有23个村民组,总人口1076户共4843人,其中回族906人,是汝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共有耕地面积2700亩,林地面积500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2260元。新农村建设的扎实开展,增加了村民收入,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先后在2006年被评为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2008年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历史沿革

该村居民主要来自于山西洪洞,一直属于伊阳县,即今汝南县管辖。三屯地区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就在东保村诞生。

经济状况

一方面,创造条件推动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改善家庭收入状况,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近年,东保村对外争取资金、对内发动群众改造荒滩,累计垫地1500多亩,推动村民土地流转,实现集中规模化、机械化耕种,种植烟叶、红薯等经济作物,在提升耕种效率、减轻耕种负担的同时,实现了村民、村集体双增收。利用回族牛羊养殖屠宰加工传统优势,兴建村集体养殖厂,为脱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持。

2019年,东保村在流转的土地中专门划出1000亩种植饲料用玉米。充足的青贮饲料使养殖规模成倍增长,当年出栏肉牛就达1100头,利润200余万元。今天的东保村养殖场存栏肉牛已有1500余头,年利润300余万元。

东保村与省农科院、河南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根据各个地块土壤情况,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推广使用新品种。2019年种植生姜30余亩,年产值20余万元;种植旱稻1000亩,收获优质稻谷70万斤;建设84个大棚种植香菇,年产值290余万元。4月种生姜,6月收小麦、种玉米和旱稻,9月收玉米,10月收旱稻,使在家群众基本实现了“四季有活干、月月有收入”。

东保村在升级传统农业的同时,着力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借助山水田园风光,连续成功举办两届稻田音乐节,接待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万元。

2021年,全市乡村振兴大会召开之后,东保村创办洛阳岛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带动了40余名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2021年,东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余万元;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80元,高于全县18.8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

新区建设初见成效:在东保村西侧开辟新区,建成和乐家园社区,居民住宅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形成整齐划一的现代风格。修建文化广场,开辟篮球、乒乓球活动场地,增设各类锻炼器材,为居民文化娱乐和锻炼提供场地、器材保障。年轻人口大量集聚新区,带动各类饭店、商店、摄影店陆续开张,商业活动更加频繁,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近几年,村集体出资硬化并拓宽村道累计2万多米,实现大小道路硬化全覆盖,告别下雨道路泥泞难行的历史。大街小巷安装路灯和高清监控设备,极大方便了居民出行,也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主干道两侧遍植香樟树等树种,2018年又出资11万元,购买法国梧桐树8000余棵,形成高品质、高标准的绿化田间道路。增加垃圾集中存放点,并安排专人定期清理。基本形成“白墙黛瓦、街道整洁、绿植掩映”的村容村貌。

养老事业重中之重:大力弘扬孝顺、尊老的优秀传统,每年评选孝顺父母的“好媳妇”,为全村65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助金,并依照年龄递增适度增加金额。2014年,筹集资金120多万元,建起占地2.6亩的老年幸福院,65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居住。

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连续32年召开村民表彰大会,大力表彰工作突出的教师、成绩优秀的学生,尊师重教文化蔚然成风,近几年考入大学的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其中不乏有考入重点大学者。2018年,又争取资金为村小学兴建校舍,增加绿化,铺设塑胶跑道,小学硬件设施有质的飞越。

著名人物

张国梁:主要生活于清末民国,民国时期曾先后两次出任汝阳县县长,虽身居高位但接人待事宽厚和善,亲近乡里街坊,深为群众喜爱拥护,东保村民至今有“背根扁担进县衙”的传说。

张家驹:生卒年不可考,主要活动于清末及民国,三屯大儒员捷三之徒,在东保开设私塾,彼时已经开始传授现代科学知识,东保教育由传统私塾逐渐过渡为现代学堂。精通书法,人称其书法“有骨有肉”,在当地具有一定名气,学生中同村十二组李贵海得其真传。

张有奇:193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担任汝州市省立第十中学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负责党的秘密支部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夏在国统区做党的秘密工作,曾任汝阳工委委员、区委书记;1940年秋到抗战结束,历任中共涡阳县涡南地区秘密党组织负责人、涡北抗联民政科长、县委委员、宣传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夏邑县委副书记、代书记,县县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亳县县委书记,阜阳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1954年担任阜阳市行署专员,“文化大革命”前又先后担任芜湖市、宿县地委副书记、专员;“文化大革命”后先后担任六安市、安庆地委副书记、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1985年离休。

张全保(1921~1985):1938年受张有奇影响,倾向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9月,汝阳解放。10月张全保即在村里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并担任农会组织委员,积极向三屯区委汇报农村情况。1948年5月正式参加革命工作,任三屯区公所工作员。同年11月,任龙王乡乡长。1969年5月,调洛阳地区水利局设计院任书记。1972年任水利局副局长。张全保十分关心家乡玉马水库建设,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中都亲身参加,在紧张施工中钢材缺乏,张带病北跑新乡市、南奔株洲市、东赴安徽,解决了急需的钢材,为水库早日建成作出了重大贡献。1983年6月离休,省委批准享受地专级待遇。1985年3月因病去世,终年64岁。

所获荣誉

2021年9月,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乡村振兴局表彰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1年11月,被民政部办公厅确认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参考资料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 中央宣传部 民政部 司法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4-03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