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媒介时代》是马克·波斯特创作的一部探讨新传播技术意义的作品。书中,波斯特通过对文化理论的传统技术和媒体概念的批判性评估,试图重新审视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他还结合新媒体的发展,讨论了后现代性和多元文化论的相关问题。波斯特提出了“第二媒介时代”的概念,即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电子媒介可能改变人们的交流习惯并深刻影响个人身份认同的时代。
图书内容
在《第二媒介时代》一书中,波斯特提出了“第二媒介时代”的概念,这是他在自己的同名著作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大众媒介时代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第二媒介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新时代,传统的播放型传播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无中心化的双向交流模式。这种新模式催生了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新系统,从而彻底改变了人际传播的关系。
创作背景
波斯特的研究核心在于探索人们对现代性的理解。早在1986年,他就开始使用调制解调器访问BBS,而在撰写《信息方式》时,万维网尚未问世。直到1995年,《第二媒介时代》出版时,万维网才刚刚起步。
时代特征
与“第一媒介时代”相比,“第二媒介时代”的本质特征是双向沟通和去中心化。这一转变使得个体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作者简介
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1941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位在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学者。他在1968年获得纽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担任历史教授,并兼任批判理论研究所所长。此外,他还活跃于该校的信息科学学院和比较文学系。波斯特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西方文化思想史、批判理论和新媒体研究。他的代表作包括《福柯、马克思与历史》《批判理论与后结构主义》《信息方式》和《第二媒介时代》等。他还翻译和编纂了多位著名理论家的作品,如波德里亚的《生产之镜》《让·波德里亚:作品选》和《政治理论与当代文化》等。
参考资料
第二媒介时代.豆瓣读书.2024-08-27
新闻与传播推荐书目——理论篇.搜狐网.2024-08-27
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pdf.原创力文档.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