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营村位于德城区北郊。北营村的由来,可上溯到明代初期。明初“靖难之役”爆发,督都韩观为护北厂粮仓,建立了十二连营,此为北营。
古村历史
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东王来京朝贡,卒于德州,葬于此地。其后裔世代守墓居住于此,遂形成村落。
遗迹
古苏禄国,位于今菲律宾苏禄岛。国人信奉伊斯兰教,同中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答刺、西王巴都葛叭苏里和峒王巴都葛叭刺卜三王率眷属和侍从340余人来中国朝见明朝皇帝。在辞归途中,王直巴都葛叭答刺染病逝于德州。朱棣“不胜痛悼”,立即派礼部朗中陈士启前往谕祭,命以“王礼”择地为东 王营造陵墓,谥曰“恭定”。其长子都马含归国继承王位,留杨秀清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刺、三子安都鲁及侍从10余人居得克萨斯州守葬,并指派历城县夏、马、陈三姓人役,供其差使。守墓期满后,王妃和王子留居德州,去世后都附葬于东王墓的东南隅。其后裔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入籍德州,至今已繁衍20代,在世者约有3700多人。主要居住在山东省、京津、河北省等省市以及美国、加拿大、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现住北营村的有120户,460余人。
东王墓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墓前建有祠庙,正殿五楹,奉苏禄王画像,东西配殿各三楹,仪门1间,大门3间,牌楼1座,御碑亭1座,碑文为明皇帝朱棣亲撰;墓前神道两侧有翁仲、石门高级中学、石虎、石马、石羊,整个陵寝修建得庄严肃穆,气势宏伟。东王墓建在直径74米,高1.2米的高台之上,墓高4.2米,直径16.6米。墓前有德州市政府1987年7月重立的“故苏禄国恭定王墓”石碑。东王墓于1956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