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苏氏宗祠

苏氏宗祠位于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苏氏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沿革

苏氏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重建于清同治年间。该祠有三进,进深38米,宽15.3米。

文物遗存

苏氏宗祠有三进,进深38米,宽15.3米。前进门厅为应天门式,檐下 木构件雕有人物山水、楼台亭阁等图案,雕饰精美;第二进两边墙上绘有山水壁画两幅和朱熹书写的“忠、孝、节、义”四个黑漆大字;第三进寝殿台基前立石栏与两边台阶相接,有青石浮雕栏板七块及八根石狮子望柱,聂氏宗祠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现祠堂基本保存完好。

文物价值

“海宁学舍”与苏氏宗祠同在一自然村,相距约200米,为清代晚期建筑,砖木结构,三开间两层式楼房。房内有雕花格子扇,大门上方有青石刻“海宁学舍”4字,现保存完好。“苏氏宗祠”是皖籍著名女作家苏雪林的家族宗祠,“海宁学舍”是她少年读书的地方。

苏雪林,安徽省黄山区人,集作家、学者、教授于一身。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她和冰心凌叔华冯沅君、丁玲被并称为最有成就的五大女作家。1999年4月,苏雪林病逝于台南台湾成功大学,后骨灰安葬于与苏氏宗祠隔河相望的凤形山。

文物保护

2004年10月28日,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

永丰乡有岭上苏村和岭下苏村,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只有一个姓苏的人家,若干年后发展成方圆几十里的望族,富甲江南,兄弟分家一个兄弟在沙岭的下面,一个搬到沙岭的上面另立门户。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