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东南岸,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便捷出海口,是国家规划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岸和重要的煤炭装船港,也是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铁路的东部终点港,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起点。
连云港市港由连云港区、赣榆港区、前三岛港区、徐圩港区和灌河港区组成。港口现主要生产港区为连云港区,其他港区正在建设或规划中。
连云港区为主体港区,位于西大堤与后云台山之间,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兼顾客运和通用散杂货运输。港区划分五个作业区,现主要生产作业区为马腰、庙岭、墟沟三个作业区,旗台作业区和大堤作业区正在建设中。马腰作业区(原老港区)位于磨刀塘以西,有万吨级泊位13个,装卸货物主要有煤炭、液体化工产品和杂货等;庙岭作业区位于马腰作业区西侧,有万吨级泊位17个,装卸货物主要有集装箱、粮食、煤炭、木材和杂货等;墟沟作业区位于庙岭作业区西侧,有万吨级泊位9个,装卸货物主要有集装箱、杂货、矿石等。
赣榆港区位于连云港市区北侧海州湾内,绣针河口与龙干河口之间,规划为综合性港区,以干散货、液体散货和散杂货运输为主,并预留远期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功能。
前三岛港区位于连云港东北地区海域,三岛分别为平山岛、达山岛和车牛山岛,港区规划以石油运输为主,为大型石化产业发展服务。
徐圩港区位于连云港市城区东南部,埒子口河以北,规划依托临港工业,并预留远期发展大宗散货、集装箱等货物转运的功能。
灌河港区位于灌南县与响水县交界处的灌河北畔,现有千吨级泊位3个,万吨级泊位1个,规划以散杂货、化工品运输为主,兼顾修造船功能,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历史沿革
连云港港具有悠久的航运发展史,其前身大浦于1905年正式对外开放,现港址始建于1933年,1936年建成一期工程,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多次改扩建,特别是1973年以来得以大规模的建设。主要作业港区由马腰港区(原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旗台港区等组成,已形成运输组织管理、中转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通信信息及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性港口。
2022年6月5日,连云港港开通直航秘鲁滚装航线。
2022年8月17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徐圩新区航道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至此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全面建成。
2022年9月17日零时,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全线开通使用。
硬件设施
原油码头
2022年,连云港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位于徐圩港区东防波堤内侧六港池水域,总投资9.45亿元、年设计通过能力1860万吨,主要包含1座工作平台、2座靠船墩、6座系缆墩、1座消控楼、水域管廊、工艺管道、码头装卸设备等。
航道泊位
现万吨级以上的海港泊位79个、千吨级以上的内河泊位35个,最大泊位等级30万吨级,设计能力1.99亿吨。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同意建设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连云港港分别于2016年、2020年建成投用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及二期工程主港区航道。二期工程徐圩港区航道于2022年8月18日通过交工验收,9月6日通过通航安全核查,具备开通使用的条件。
运营情况
2020年吞吐量、集装箱量分别达到2.53亿吨和480万标箱。品牌线路,2020年共开行“连新亚”等中欧(亚)班列554列,东西向班列对流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重箱满载率达到100%;完成国际集装箱吞吐量265万TEU;“公转铁”“公转水”不断上量,港口铁路集疏运量达4513万吨;多式联运量不断增长,2020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62.8万标箱、海河联运量5.58万标箱。中哈、上合两基地承载能力不断提升,2020年中哈物流集装箱进出量17.7万标箱,霍尔果斯市东门无水港集装箱换装量22.9万标箱,上合物流园物流量突破1800万吨。形成“连新亚”、“连新欧”等中欧(亚)班列品牌线路,“连新亚”完成运量全国首位。连云港市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项目,以连云港港为支撑的亚欧陆海联运出海口地位和功能不断巩固和拓展,支撑江苏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增强东西双向开放能力。
参考资料
连云港港.中国港口.2024-09-27
连云港港开通直航秘鲁滚装航线.今日头条·中国新闻网.2022-06-06
江苏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全面建成.今日头条-财联社.2022-08-18
江苏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全线开通使用.今日头条·光明网.2022-09-19
连云港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开工建设.连云港日报.2022-10-16
连云港港概况.连云港市交通运输局.2022-10-16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全线开通.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