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府右街

府右街

府右街,北京市西城区辖街,位于中南海西侧,南起西长安街,北至西安门大街,全长1673米。

明代时期,府右街北段属皇城范围,南段为皇城西城墙外的通道,称“灰厂街”和“石厂街”,清代时称为“灰厂”,又称“皇城西城根”或“灰厂夹道”。1913年,在“灰厂”基础上,向北拆除巧机营、新开路、三眼井,开辟为南北通道。同年,袁世凯将“南京总统府”迁入中南海,因该街位于总统府右侧,定名“府右街”。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将如妞房并入府右街。1998年1月1日,经地名管理办公室重新确认名称为“府右街”。

2022年2月21日,府右街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街巷胡同 第一批)。

名称由来

1913年,府右街因位处中南海总统府右侧,得名“府右街”。1998年1月1日,经地名管理办公室重新命名为“府右街”。

历史沿革

明代时期,府右街北段原属皇城范围,南段则为皇城西城墙外的通道,曾称为“灰厂街”与“石厂街”,清代时称为“灰厂”,又名“皇城西城根”“灰厂夹道”。

府右街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拓建。1913年,在“灰厂”的基础上,拆除了北侧的新开路、三眼井,修建为南北贯通的街道,并对巧机营、妞妞房、东椅子、西盔头作等临街胡同也适当缩小,俗称“大秤砣”的小巷被改建为道路中间的街心岛。同年,袁世凯把“南京总统府”迁入中南海,因该街位于总统府右侧,得名“府右街”。此时,府右街南半部为皇城,北半部为中南海的一部分,南北不能通行。

1921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在府右街南口东侧创办私立四存中学。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将如妞房并入府右街。1978年,在拓宽府右街过程中,拆除中段的街心岛及路西部分院门。随着旧城的改造,1998年1月1日,经地名管理办公室重新确认名称为“府右街”。

位置境域

府右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中南海西侧,南起西长安街街道,北至西安门大街,全长1673米,东临中南海,西侧为部委大楼一字排开。

建筑与布局

蚕池口

府右街北口东侧旧称蚕池口。清康熙,此地曾建有天主教堂,爱新觉罗·旻宁七年(1827年)被拆除。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迫使清廷在原址重建教堂。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西苑为太后住所为由,清廷委派李鸿章与教会协商,将教堂迁建至西什库。此地后曾拟作为集灵囿和摄政王府的选址。民国时期,该区域划入中南海范围。

府右街南部137号

府右街南部137号,为清仪亲王永璇府邸旧址。《啸亭续录》记载有,“仪亲王府在长安街,系耿仲明宅。”府邸建筑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东部随灰厂街(府右街)走势为一条斜线,西至荷包巷。府门在东南角,东部为府邸,西部为花园,中路有宫门、正殿、左右翼楼、寝殿及东西配殿、后罩房等五进院落。原有房屋253间。清末在该府址建邮船部、财政部。后府右街南口以西,包括北京电报大楼周围,皆属其范围。

府右街丙27号

府右街丙27号(旧门牌西椅子胡同15号),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故居,于1934年购置,原是北洋军阀总统府侍卫长徐邦杰的住所。故居坐北朝南,由东、西两个院落组成。西院由南北门房、南房、北房和东西厢房组成;东院由南房、东耳房、北房和东西耳房组成,院内设有张自忠将军纪念碑一座。1948年,张自忠子女遵照其遗愿在此开办北京市自忠小学

府右街西巷

府右街北侧有条府右街西巷,明代时为宫人织锦的场所,清代称巧机营,俗称草鸡营,亦称巧匠营。1911年后改名为后胡同。1965年因位于府右街西侧,定名府右街西巷。原有门牌3-25号、2-22号。府右街西巷主干道呈南北走向,为半环状,形似“E”的三出口均东通府右街。全长309米,均宽4米,最窄处不足1米,两侧为大小不一的平房院落。京剧表演艺术李宗义先生曾在23号居住。

中南海邮局

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于安全的考虑,中南海邮局搬至府右街乙27号院内,但不挂牌、不对外营业。直到1997年,“中南海邮政支局”的招牌悬挂出来,开始对社会开放。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尘封的往事,不平凡的街道——府右街.微信公众号.2025-04-16

百年府右街.百家号.2025-04-16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 第一批)的通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025-04-16

一半青砖四合院,一半红墙绿瓦,故宫旁的这条街带你穿越百年.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6

与中南海比邻而居 府右街上的这些“老住户”各个来头不小.百家号-北晚在线.2025-04-16

西单街区的历史流变与文脉.新浪财经.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