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前身为升达艺术馆,又称刘延涛艺术馆,基地原为紫荆山公园的蔷蔽园,其东北部为商代古城墙遗址。留出了40米宽的保护区,艺术馆布置在基地的西南角。到台后,刘先生致力于绘画创作,并与友人共创“七友画会”定期雅聚,切磋画艺。
简介
商都艺术馆位于郑州市顺河路与城东路交叉口的西南处。1996年由台商、教育家王广亚(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创办人)等人捐建,1997年建成。占用土地23亩,建筑面积4800m2,公益性质,为促进当地文化交流和发展免费向市民开放。其前身为升达艺术馆,又称刘延涛艺术馆,基地原为紫荆山公园的蔷蔽园,其东北部为商代古城墙遗址。留出了40米宽的保护区,艺术馆布置在基地的西南角。作为郑州美术馆分馆进行管理。
建筑外部空间借助环境的配置,绿化的烘托,留出大面积的广场,这样既保护了遗址,又避开了干道上的交通喧杂,有利于参观人流、车辆的组织,整体建筑也有了适宜的观赏视距,为艺术馆增添了舒展、高雅、宁静、玲呢之感。
艺术馆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在平面布置上采用了开敞内庭院回廓组合各个展室、休息、画室、办公等部分的传统布局。矩形平面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明、人流组织有序、简捷而又互不干扰。回廓曲折有致,加之回廊转折处小庭园透过景窗的竹林,颇有风韵。
补充
刘延涛(1908—2001)字慕黄,1908年出生于巩义市(现巩义市)北山口村,后居台北永和。著名书画家、书法理论家。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深受胡适、钱玄同、钱穆、顾颉刚等的影响,国学功底深厚,深受胡佩衡赏识,胡授其画技。毕业后经胡先生推荐入北平故宫博物馆工作,主编《故宫书画》。到台后,刘先生致力于绘画创作,并与友人共创“七友画会”定期雅聚,切磋画艺。其后又融合南北二宋之笔法,创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先生的画格调高古,意境致远,极富哲思祥意。刘先生不凡之处在于“诗书画”合一,并多列上品,深受艺林推崇,人们常以先生与张大千、浦心诸大师相提并论。刘延涛先生早年受于右仁先生之重托,所著《草书通论》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部单体书法系统论著”。曾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中华民国划学会及书法学会常务理事,着有草书通论、象声语之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