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蚊母树(学名:Distylium macrophyllum H. T. Chang)是金缕梅科蚊母树属下的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幼枝具有角,并覆盖有星状鳞片。芽呈狭卵球形,约1毫米,表面有星状短柔毛和星状鳞片。中国特有植物。
形态特征
高5米;嫩枝略有棱,有鳞垢;芽体卵形,长6毫米,有鳞垢及星毛。叶厚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2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急尖或略钝,偶为圆形,基部圆形或钝,上面绿色发亮,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5-6对,与中肋均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突起,网脉在下面很明显;全缘或靠近先端有2-3个齿突;叶柄长7-10毫米,极粗壮,略有鳞垢或秃净;托叶早落。花未见。总状果序腋生,长5-7厘米,果序轴及果序柄都有鳞垢,果梗长2-5毫米,无毛。蒴果卵圆形,长约1.5厘米,宽1厘米,先端尖,宿存花柱长2-4毫米,外侧有黄褐色星状绒毛。种子长7毫米,褐色,有光泽。
嫩枝有棱,无毛,叶厚革质,椭圆形,长达12厘米,宽达6.5厘米,无毛,全缘或有几个齿缺,总状果序有时排成圆锥状,果较大,长达1.5厘米。
生长环境
常绿林中, 山坡溪边。海拔250-11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东北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包括江苏省, 江西省, 福建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