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曾广源

曾广源,字浩然,江陵县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音韵学家。曾广源对汉语音韵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尤其在古音及古韵类的正转、旁转之例方面造诣颇深。曾广源的学术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著作中,也体现在他的教学实践中,他善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采用深入浅出和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

人物经历

1903年曾广源中举后,召入京师任教。对汉语音韵学颇有造诣,尤其对古音及古韵类的正转、旁转之例研究精深。他极为推崇清代思想家、音韵学家戴震(字东原),并对戴震创立的古音九类二十五部及其阴、阳、入对转的理论有所发展。他对戴震音韵学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戴东原转语释补》(1—4卷)这部鸿著中。《戴东原转语释补》于1929年12月,由海事编译局印刷出版。曾广源在《戴东原转语释补叙》中说:“清儒声训之学,首东原戴震、竹汀(注:钱大昕,清著名史学家、汉学家)。大昕、戴君于声类。论说不及钱氏之详。而条贯尤葡。所著转语二十章。韵经声纬。位以错综。转语·声、韵、位三者并用。原叙所谓三五之法。即位之用也。”他认为清儒声训之学,首东原戴震、竹汀。并怀着仰慕之情,对戴东原转语进行释补,从而继承和发展了戴东原的音韵理论,也奠定了曾广源在声韵学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奠定曾广源在声韵学领域中学术地位的学术著作还有《反切释例》、《等切南针》等。曾广源对近代汉语上限问题研究有独自见解,他把近代汉语的上限界定为:宋元以来,包括《红楼梦》等作品时期。河北女师学院1929年——1933年,创办文学期刊《朝华》;1933——1937年,创办学术刊物《女师学院期刊》。

主要作品

曾广源是两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发表的学术著述主要有《近代汉语探源叙例》《反切释例叙》《等切南针叙例》《音准》《梁沈约四声谱唐释神五音九弄图释》等。

研究方向

曾广源在教学方面,善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采用深入浅出和形象有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有趣、有效、有用,树立了很好的课堂教学风范。他对近代汉语上限问题有独到见解,认为近代汉语的上限应界定为宋元以来,包括《红楼梦》等作品时期。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