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清康乾盛世

《清康乾盛世》是由李治亭撰写的书籍,于2005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详细阐述了康乾盛世的国内外背景、繁荣景象及其不可避免的衰败过程,并探讨了盛世背后的一般性规律。

内容简介

“康乾盛世”,也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早期的一个繁荣时期。尽管这个时期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辉煌,但由于制度僵化和闭关锁国,这种繁荣未能持久。“康乾盛世”虽然在历史上属于一次太平盛世和繁荣高峰,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盛世的规模只是数量上的增长,而非实质性的变化;另一方面,从全球视角来看,此时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尽管当时中国经济总量超过西方,但生产技术却相对滞后),以及文化科学都已经落后于西方,这种情况在之前的朝代如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中并未出现过。此外,清朝在盛世之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明末以来的土地兼并与商业资本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二是通过八股取士和大规模的文字狱,严重打击了知识分子群体,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民众的思想。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而欧洲则经历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迅速进步,东西方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另外,清朝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但也激化了中央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导致多次边民起义的发生。同时,改土归流政策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变更,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当地土司手中。

特色评论

清代康乾盛世被认为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个辉煌的时代,它的光芒照亮了18世纪的中国。作者以其开阔的视野、崭新的理念和独到的观点,气势恢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盛世的兴衰历程。作品融合了历史的热情与理性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切感悟和深刻的洞察力,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一个原本文化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政权,竟然在18世纪达到了对中国专制统治的巅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代,使得中国全面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伟大成就。康乾盛世本质上是一场长期的文化创新活动。如果追根溯源,早在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开始规划未来的建设蓝图,为后来的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进入中原之后,尤其是自康熙时代起,全面贯彻儒家的政治方针和思想路线,将儒家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重建了一个封建王朝,而且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将其推上了专制统治的最高峰。

本书目录

卷一 17世纪中国

明末中国局势分析

农民运动推翻明朝

清军顺利入关

动荡后回归统一

卷二 重建封建王朝

承袭明朝政治体系

恢复封建经济模式

严格整治官僚机构

调整满汉民族关系

安抚各边境族群

卷三 由乱走向大治

权力集中至皇帝手中

削除三藩势力

东北地区抗击俄罗斯入侵

西北镇压叛乱

弘扬美德,促进中外友好

卷四 初步实现大治

治水安邦,治理国家

富国惠民的新政策

网罗知识精英

政务清明节,社会和谐

开创盛世格局

中国西南地区初步取得胜利

卷五 继续稳步发展

雍正继位,承前启后

清除爱新觉罗·胤禩集团

加强官员纪律

君主集权程度加深

强化意识形态管控

推行经济发展新策略

再度进军西北

改革西南土司制度

卷六 形成全盛之局

施政宽严结合

李治的独特品质

“十全武功”的丰功伟绩

国库充实

人口急剧增长

商业城市蓬勃发展

文化艺术人才辈出

卷七 尾声:盛世落幕

勇气维持稳定和平

拒绝西方文明

社会动荡加剧

参考资料

清康乾盛世.豆瓣读书.2024-08-20

清康乾盛世.豆瓣读书.2024-08-20

所谓的康乾盛世.豆瓣.2024-08-2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