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滨州港

滨州港

滨州港位于渤海湾西南岸,是山东省海上的北大门,处于京津冀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发达地区的连接地带,同时还处于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区,是鲁西北地区唯一的货物进出口岸。现有500-3000吨级泊位10个,引堤11公里,年设计吞吐量300万吨。

现已经建成了东、西两条防波堤及17公里集疏运通道,3万吨级航道建成通航,建成并投入运营3万吨级(结构预留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2个、3万吨级(结构预留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2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

工程概况

滨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公司,代表滨州市政府负责港口建设和对外合资合作事宜。公司注册资本金2.518亿元,拥有东港公司、西港公司、航道公司、航盛混凝土工程公司四家子公司,员工236人,其中管理人员22名,专业技术人员57名。主要从事港口建设、船舶制造、码头装卸、仓储、物流、商品包装、航道疏浚及码头、库场、房屋、机械设备租赁等业务,年产值达10.6 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港口吞吐量

滨州港起步较晚,规模较小,2000-2005年,港口吞吐量年均40万吨~70万吨,货种基本为干散货,以进口金属矿石、沙为主,个别年份货种兼有少量散装粮食,进口金属矿石数量各年起伏较大。2003年有极少量的煤炭进口,2004年煤炭进口量(占当年吞吐量的24.5%)和进口金属矿石数量增加较多,出口货物以原盐为主。

2017年滨州港完成吞吐量1005.6万吨,再创新高,顺利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1000万吨的任务目标。

港口设施

2005年,滨州港包括滨州港区、东风港区(西港区)、富国港区(东港区区)、鲁北港区4个港区,码头长度796.46米,共有泊位16个,其中公用泊位10个,业主专用泊位6个,年设计吞吐能力300万吨。

滨州港区。2005年,滨州港有2个3000吨级干散货泊位。由于航道未疏浚,3000吨级泊位只能停靠500吨级船舶,乘潮可靠泊千吨级船舶。

东风港区。东风港区由老港区和新港区组成,老港区即东风港,北距入海口46千米;新港区即大堡港区,北距入海口37千米。东风港区于1969年开始建设,1971年建成500吨级公用泊位2个,1985年建成2个业主码头(500吨级盐业码头、300吨级水产码头),1990年建成2个千吨级公用泊位,1994年建成3000吨级码头1个。2005年,共有泊位6个,年设计吞吐能力145万吨。

富国港区。富国港区有2处港址,老富国港位于徒骇河东岸,北距入海口89千米,1978年建成200吨级泊位5个。新港区位于大堡港区套尔河东岸,北距入海口37千米。2005年,有3000吨级泊位1个,年设计吞吐能力55万吨。

鲁北港区。鲁北港区位于漳卫新河的入海口--大口河,地属无棣县。该港区有1000吨级泊位2个,1994年建成投产,1个为沙、石料进口泊位,1个为焦煤、原盐出口泊位,码头岸线长60米,年设计吞吐能力100万吨。

历史沿革

内河港口阶段

1969年,东风港在套尔河西岸两个500吨级泊位开工建设。

1971年,东风港正式投产。

1990年,滨州市与黄骅争取国家能源集团出海通道建港。

1991年6月,惠民专区行署(滨州市)专门成立建港筹建处。

1992年5月,成立滨州地区港口建设办公室。

1991年末及1992年初,山东省人民政府分别在滨州和北京召开“神木煤炭出口港滨州港路方案”大型专家论证会。

1992年4月,国家最终确定把神木煤炭出口港定在河北黄骅,滨州遗憾地与机遇失之交臂。

1992年7月,省计委批准在套尔河东西两岸兴建两个3000吨级散盐泊位。

1994年7月,国家计委批复了滨州港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在潮河口建设两个1万吨级码头,另在套尔河内退海十几公里处建设两个3000吨泊位。

1994年底,套尔河两个3000吨级散盐泊位建成主体工程。

1995年,国家批复滨州市两个万吨级的“一盐一杂”泊位,一个盐业专用泊位、一个杂货泊位。

1997年3月,在套尔河开工建设东西两条导流防沙堤拟建设万吨级码头。

1997年,滨州遭遇百年不遇大海潮,港口建设遭受重大损失。

1998年,因资金困难港口建设搁浅。

海港阶段

2005年5月28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对加快滨州港建设进行了专门研究和部署,提出航道疏浚、商港、渔港、造船、油盐化工“五位一体”的总体工作思路。从此,滨州港跳出内海,走向深蓝,拉开了万吨级大港建设序幕。

2006年,《滨州港总体规划》作为地方一般港口由滨州市政府批准实施。

2006年2月26日,滨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07年,滨州市市政府确定了“以港兴市”的战略,强力推进滨州万吨级港口建设。

2010年,滨州市紧抓“黄蓝”两区开发的历史机遇,把滨州港确定为2011年全市的“一号工程”重点推进。

2010年3月,滨州港疏港公路开建。

2010年4月,滨州港防波堤、防潮堤一期工程开建,正式启动滨州港大规模开发建设。

2010年4月,滨州港2×3万吨级码头及附属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0年9月30日,疏港公路竣工通车。

2010年12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将潍坊港等3个港口确定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批复》,将滨州港提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2012年3月5日,修改后的《滨州港总体规划》(2011-2030年)获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

2012年7月15日,四座25吨级、变幅达33米门座式起重机安装完毕。

2013年5月16日,由中交烟台环保疏浚公司承建的滨州港防波堤一期工程顺利通过省质监总站验收。

2013年8月15日,防波堤二期工程开建。

2013年10月10日,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口岸开放工作专题会议,对滨州港申报一类口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滨州港正式准备申报国家一类开发口岸。

2013年10月12日,从烟台港驶向滨州港的冠全1号、兴华8号、通达698号三艘5000吨-7000吨巨轮依次落锚成功靠岸;13日,万吨级巨轮“昊昌6号”在滨州港停靠。这意味着2x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结构预留5万吨级)试通航。

2013年12月30日,滨州港供水工程竣工,滨州港调度运营中心正式通水。

2014年5月20日,滨州港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

2014年8月14日,市政府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滨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滨州港通用码头项目合资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滨州举行,滨州港将与青岛港正式合作。

2015年6月26日,滨州港2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开航运营,这在滨州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7年4月,滨州港2个3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投入运营,滨州港投入运营的泊位达到4个。

2017年12月22日,滨州市港一类开放口岸获国务院批复,结束了滨州作为全省7个沿海市没有实现口岸开放的现实,标志着滨州真正打开了融入世界的“海上大门”。

2018年2月13日,中共滨州港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正式成立。

2018年8月30日,滨州港6#7#液化品泊位工程主体完工。

2019年4月26日,滨州港务集团整体移交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托管。

2019年6月1日,滨州港开通滨州至上海市的焦炭航线。

2019年6月17日,滨州市港开通滨州至南京的铁粉航线。

2019年8月6日,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在青岛市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山东省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开启新篇章,涉及全省7市的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开始进入实质、纵深阶段。

2019年10月16日,滨州港首次同时靠泊两艘3万吨级原油货轮。

2019年10月30日,“滨州—威海—青岛”、“滨州—烟台市”两条省内集装箱航线正式开通。

2020年2月9日,山东滨州港海港船舶代理有限公司迎来的第一单船代业务。

2020年2月11日,“滨州-盘锦市”集装箱内贸航线正式开通运营。

2020年3月16日,滨州港迎来历史上第一单货代业务,也是滨州港首次接卸石油焦货种,创造了滨州港的“双首次”。

2020年3月25日,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领导、渤海湾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正甫拜会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并与滨州市就港口建设发展、物流园区建设、港产城融合发展等事宜深入座谈,达成重要共识。

建设优势

(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滨州港紧靠“京三角”,坐落黄河三角洲,既是环渤海经济圈与胶东半岛的交汇点,又是山东省对接天津滨海新区最近的口岸,是连接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西部省市的桥梁,也是连接环渤海经济圈的主要枢纽,是鲁西北地区唯一的货物进出口岸,也是包括省会济南都市圈在内的鲁中和鲁西北地区最便捷、最廉价的出海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已被山东省政府列入山东半岛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关键一环、“半岛城市群”的重要一翼和济南市都市圈的主要成员。

(二)富饶广阔深远的经济腹地。滨州港腹地跨三省八市,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人。经济腹地为山东滨州、东营市淄博市、德州、聊城市、济南、莱芜等地市及河北省东南部地区,直接拉动鲁中、鲁西南、河北中部、山西省陕西省等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多年发展,该区域已经形成了石油化工、盐化工、G4FG发动机及零部件、纺织家纺服装、机械电子产业、造纸工业、粮油果蔬深加工、建材等优势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尤为迅速,滨州市、淄博、东营12家炼化企业2005年原油加工能力达2065万吨,2010年原油加工量将突破4000万吨,发展石油化工企业条件得天独厚。

(三)充足的运量需求。滨州港腹地深远,物产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一胜利油田的主采区,也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和原棉生产基地。仅滨州市境内物资运输就有6000多万吨的运量。一是境内原盐生产达1200万吨;二是发电用煤达到2000万吨;三是矿石、矿建材料达600万吨;四是渤海石油正在寻求上岸的通道,预计有1500万吨,同时可带起一个石油加工厂;五是滨州市境内西王糖业、金汇玉米、香驰粮油等大型企业,每年粮油原料、产品进出在1000万吨以上。另外,莱钢股份济钢集团矿石也有近亿吨运量,足以支撑万吨级大港的吞吐发展需要。

(四)大量的滩涂、水域。滨州海岸线长240公里,陆域为废黄河流入渤海淤积形成广阔而平坦的滩涂,现有17万公顷滩涂未开发利用,为港口及临港产业等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土地资源。滨州港水域宽阔,可用水域24.3万公顷,为港口发展和航船锚泊提供了“海阔任鱼游”的水域。

(五)强劲的经济支撑。滨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滨州港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2007年实现GDP1000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9亿元,增长37.7%,辖区内金融机构当年新增贷款15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已连续五年列全省前三位。特别是飞机、汽车、轮船及零部件制造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预计十大产业链建成之后,可实现产值1500亿元以上。这些都将为滨州市万吨级港口的建设提供强大的腹地经济支撑。

建设内容

按照科学建港的原则,一期工程采用疏浚与整治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建设双堤环抱式(向西环抱)港池,包括3个5万吨级原油码头和2个3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年吞吐量2000万吨,投资估算30.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

(一)滨州港西导堤改建工程

建设长15.584公里,50米宽的引堤。建成后可以满足双向四车道一级疏港公路、单线I级A类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输油管道的基础要求。2007年3月开工建设,2008年12底完成主体,建设周期2年。

已完成项目立项,并已完成投资5.2亿元,引堤向海中推进到11公里。计划2008年主体整体完工。

本工程总投资估算为18.3亿元。政府筹资4.6元,已到位1.06亿元,企业自筹2.4亿元,拟利用外资11.3亿元。

陆路运输是滨州港海港港区最主要的集疏运方式,改建后的西导堤是滨州港海港港区码头与陆域间连接的唯一通道,也是列入省路网干线改造的疏港一级路的延伸段,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二)滨州港2×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工程

建设2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年吞吐量500万吨。同步建设堆场、仓储、装卸设备、水电等配套设施。

项目环评、海域使用已经省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交通厅和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并上报省发改委待批。计划2009年开工建设,年底建成投用,建设周期一年。

本工程投资估算为7.06亿元,拟全部利用外资。

滨州港距天津滨海新区仅130公里,是山东省对接滨海新区最近的港口,是济南市都市圈唯一的出海通道,对拉动山东省“一体两翼”整体布局中的“北翼”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个泊位建成后,可以完善滨州港的港口功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港口的辐射范围,为货物运输提供良好的服务条件。

(三)滨州港航道疏浚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为疏浚3000吨级航道及建设相关配套设施,疏浚量222万方。

工程总投资9011万元。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投资5561万元;二期工程投资3450万元。资金筹措:项目资本金1947 万元由无棣县财政出资,拟利用外资7064万元。

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由省发改委以(鲁发改能交[2006]650号)批复;《滨州港航道疏浚工程初步设计》已由省交通厅以(鲁交规划[2006]248号)批复。现项目一期试开挖已基本完成,共投入资金1836万元。

本项目实施后,从企业发展上看,可消除制约滨州港内河港区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环节,可提高泊位利用率,降低货物转运成本,对区域经济和全市经济的发展,均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建设进度

隆重开航

6月26日上午10点08分,滨州市港2×3万吨级码头开航运营仪式举行,这将开启滨州面朝大海转身发展的新时代。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宣布滨州港2×3万吨级码头今日正式开航运营。

在地处山东省滨州市北海新区的滨州港,来自青岛黄岛港的永越号万吨集装箱轮船,停靠在滨州港刚刚建成的2×3万吨级码头一侧。高大的起重机正在紧张作业,准确无误地将一个个集装箱从船上卸下,而远处的东、西防波堤的硕大身躯已经浮出水面,像两条长臂拥抱着蔚蓝色的大海。

滨州港务集团董事长胡云江说:“滨州港是济南市都市圈唯一的海港港口和最近的出海通道,在黄河三角洲重点建设的四个港口当中,是第二个可供3万吨级船舶进出的港口,3万吨级的船舶可以直接进港装卸货物,山东省海上”北大门“就此打开。”

滨州市地处渤海西岸,拥有240公里海岸线,全部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而成,涨潮时一片汪洋,落潮时尽显泥滩,粉砂淤泥土质海岸的建港条件十分恶劣,向深海推进17公里之后才能达到-8米,达到万吨海轮进出的条件。尽管滨州是一个沿海城市,也是山东省七个沿海城市中唯一没有深水大港的城市。有海无港、有港无航的现实让滨州始终没有挺直“沿海城市”的腰杆。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历经50多年的路蓝缕、宵衣旰食的建设,累计投资70多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投资达60多亿元,先后建成东西防波堤和疏港公路、2个3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以及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10万吨航道和3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正在建设之中,打开滨州包括整个山东的海上北大门,让深水大港开启滨州市对接京津冀的新里程。

从201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滨州港提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到国家和省里的“两区一圈”发展战略将滨州港确定为“四点”之一、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重要支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要出海通道,先后从5000吨到1万吨,再到3万吨巨轮靠岸,滨州港建设经历了几十年的曲折历程。滨州市长崔洪刚说,“在当前环渤海区域内港口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特点日益同质化的情况下,滨州港的发展定位要突出错位发展,找准优势,按照服务区域战略、打造产业高地的核心目标寻求发展之路”。

根据“立足服务区域战略、打造产业高地”的发展思路,设立北海新区、推行政企分开、组建滨州港务集团,2015年又成功与青岛港成立运营公司,实现合作共赢发展。同时,积极抢抓“黄蓝”两区战略机遇,探索实行海域使用权“直通车”制度,开展未利用地开发试点工作,保障港口建设顺利推进。滨州港积极谋求与睦邻港口抱团提升,追求与黄骅港天津港,北海新区与河北渤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错位共赢发展,深度推进“兄弟港”模式,与黄骅港做好产业区分和合作,不搞恶性竞争,实现差异化共赢发展。

深水大港的成功建设,打开了滨州市面向世界的窗口。随着“两区一圈”深入开发、“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滨州港将启动滨州港服份有限公司的改组工作,通过优良资产包装上市,充分利用PPP筹集港口建设资金。紧紧围绕“两年苦干、三年成形、五年崛起”的总目标,始终坚持保护海洋环境、大气环境与港口生产建设并重的原则,加快推进滨州港各项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深水岸线资源优势,以现代物流、集装箱、大宗干散货、液体化工为主导,努力打造高效、绿色、低碳的国际性综合生态港口。

滨州市市委书记张光峰说,“滨州港的成功启航,意味着滨州真正转身向北、向海发展,带动整个黄河三角洲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发展,将古老的黄河三角洲和济南市都市圈带入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去,从而开启城市发展的新的未来”。

北海消防大队全力做好安保工作。自五月份至仪式结束,共检查活动场所6次,发现隐患12处,督促整改隐患12处,对滨州港务集团和北海大饭店等场所有关人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

其他工程

1、海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工程及陆域形成工程

10万吨级航道工程按单向航道设计,设计深度-14.7米,航道里程33公里,宽253米,施工工序在3万吨级航道基础上进行拓宽、浚深和延长,工程内容包括航道和港池疏浚、陆域形成、软基处理、挡沙堤延长、导助航设施,大约形成陆域面积约2万亩。目前,测量、勘察和工可已经完成,委托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开展的波浪、潮流和泥沙三项数模已经基本完成。该项目的施工、监理已于今年8月份完成招标工作,施工中标单位为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中标价901295万元,监理中标单位为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标价为1989万元。施工单位已经进场,克服了图纸不全、大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完成隔堤的基础处理,正在进行砂被堤身处理施工,

2、海港港区10万吨级码头工程

10万吨级码头建设许可是10万吨级航道建设的必要条件,该项目工可报告已经编制完成,工可审查、用海审批正在走程序。在今年9月13日,召集省内专家及两家设计院召开了码头结构形式定型会,近期将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由于前期工作项目一体化开展,配套工作同步进行,减少了中间环节,预计工程进度可加快6个月时间。

3、液体散货区围堰区(3万吨航道纳泥区围堰)工程

根据滨州港缺少砂石料、工期紧迫等实际情况,经过设计院设计优化、省交通厅专家咨询会论证,航道纳泥围堰拟采用壁桩框架新工艺方案。该结构长17.6米,宽15米,最高可达8米,单件重量650吨。吹填施工时起围堰作用,码头使用前可做为临时码头停靠,码头施工后亦可做为高桩码头的后承台。壁桩框架的预制工作已经有序开展,施工单位已在天津建设完成第二预制厂,预制后浮运到滨州港,8月1日开始安装,预计至年底可完成800米安装。

4、防波堤二期1-5标

工程总投资158523万元,累计总产值118536.2万元,完成投资75%。填筑基床砂垫层127万方,排水板打设1648.1万米,铺设土工织物3314.3万平方米,填筑碎(卵)石垫层40.9万方,垫层块石(150~300kg)35.03万方,填筑防波堤块石(10~100kg)307.07万方,棱体块石(350~1000kg)75.78万方,扭王字块预制20.5万块,扭王字块安装9.5万块。目前已整体出水,年底主体完工,达到10万吨航道开挖掩护条件。

5、2x3万吨级码头附属陆域工程。

码头临时堆场道路工程计划投资1500万元,按照合同约定已完成全部投资,于10月份交付使用。码头侯工楼工程计划投资2535万元,已完成投资90%。目前外墙保温、空调室内机安装、地面砖铺贴、电缆铺设已全部完成,弱电系统、室内吊顶、外墙涂料底漆等正在施工中,计划11月底交付使用。

已建成疏港路、运营中心、导堤、南防波堤等工程,西防波堤主体工程已完工。

建港政策

滨州市人民政府为港口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海域使用方面,对于非经营性的航道、锚地等交通基础设施用海,免缴海域使用金;对于国家和省重点港口建设项目用海,可依法申请减缴或免缴海域使用金。港口用地方面,与港口建设直接相关的建设用地,可按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经营性用地,采用协议出让或租赁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租金按最低标准收取,一次性缴纳出让金有困难的,可以分期缴纳,出让金、租金可全部返还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港口建设填海整治和改造的废弃土地,港口经营者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形成了农用土地,依法无偿确定给开发者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经营期限最低30年;利用盐田滩涂等土地进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按无偿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港口引堤将滩涂、潮间带改造成的新生土地使用权归投资者所有。在税收、收费方面,对中外合资经营的港口企业,经营期限在15年以上的,经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1 年至第5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6年至第10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船舶进出港

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滨州市海事处所辖区域位于山东省的西北部,西边与河北省省接壤,以大口河主航道为分界线;东与东营市接 壤,以湾湾沟为界;海岸线全长238.9公里。辖区基本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境内有浅海300多万亩,为泥沙底质。境内浅海各等深线一般呈与海岸线基本平行的状态分布,10米等深线内的海底坡度约在1/2700左右。水深变化平缓、海水水色及透明度一年四季均呈近岸低、深水区高的分布形式。海岸线蜿蜒曲折、高潮线曲折多端、低潮线相对平直单调、潮间带深远、滩涂宽广的特征。

滨州港、东风港沾化区裕泰港、沾化盐场港、富国港、埕口盐场码头等6座港口均在同一河系内,共同使用布设在套尔河的航标和锚地,各港口情况大致相同。

(2)水文

港口潮汐类型属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潮差自西(北) 向东(南)递减,最大潮差在3~3.8米之间。最大流速可达1.4海里/小时,涨潮流向集中于偏西方向,落潮流向集中于偏东方向,最大流速为1.1海里/小时。虽然整个海区半日潮潮差均较小,但在热带气旋因素影响下,可能引起异常增水或减水。

该港口为季节性港口,一般年底11月份(小雪)封航,来年3月份(惊蛰)开航。底床地质为泥沙质,可适合吃水4米以下的任何船舶航行。

波浪:由于辖区海面风场有明显的季节性,所以,其波浪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半年,该海域易受北方冷空气、寒潮侵袭,出现大风,从而产生灾害性大浪。但由于辖区各港口均建在河系内,距外海数十海里,所以外海波浪基本影响不到港口。

涌浪:滨州海区位于半封闭型的渤海内,外海大浪不易传入,因此,该海域的海浪主要是渤海上的风产生的波浪,其变化规律严格受其海面风场的变化规律控制。该海域月平均最大波高为0.7米,出现在11、12月份;4、5、6、8、9月份平均波高均为0.4米,波高达5米以上的大浪很少。历史上曾在11月份出现单个最大波高5.8米的大浪;7、8、9月份波浪最小,其最大波高为2.0-2.6米;造成大浪的原因大多受寒潮影响。

渤海区的风是产生海浪的主要诱因,偏北大风是产生大浪的主要动力,强浪向为NNE-ENE,其次是NNW向大浪。

(3)气象

【风况】春季多南风或西南风,夏季为东南风,秋季为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春季风速最大,平均为4.1米/秒,年平均风速3.1米/秒。冬、夏风向变化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多大风天气。夏季,辖区海域多气旋,当气旋进入渤海加深时,也会出现大风天气,个别风力也能高达9级,一般持续时间较短;风力大于8级的大风,年平均出现14.2天。由于该海区地处纬度较高,受台风影响较少。常风向为西南,频率11.37%;次常风向为东和东北偏东,频率分别为8.88%和6.91%。强风向为东北偏东,频率为0.88%,次强风向为东和西北偏北。

【雾】年平均雾日数为8天左右,多集中于12月至翌年1月。年最多雾日数曾达34天,年最少雾日数有一年为1天。

【冰况】一般自12月中旬至翌年3月初为冰期,冰期长85天左右,1月份为盛冰期。一般年份套尔河口固定冰宽达2公里,冰厚20-30厘米。重冰年份冰宽可达十几公里。各港冬季均停航。

通航水域

(1)航道

滨州市港、东风港沾化区裕泰港、沾化盐场港、富国港、埕口盐场码头等6座港口均在套尔河系内,套尔河航道是船舶进出6个港口的必经路线。

(2)锚地

套尔河内设有共用锚地一处,地理坐标位置为:A点:38° 12’42 ”N;118° 04’54 ”E;B点:38° 12’36 ”N;118° 05’42 ”E;C点:38° 11’06 ”N;118° 04’24 ”E;D点:38° 11’00 ”N;118° 04’54 ”E;可同时供10艘载重1000吨级、吃水在3.8米以下的船舶锚泊。

(3)港区泊位:滨州港东、西港分别有三千吨级的泊位2个,长度均为127米,西港混凝土钻空灌柱桩梁板结构,前沿吃水-5米,东港为钻空灌柱桩梁板结构,前沿吃水-7米,均为货运码头。

(4)辖区内无石油平台、海底管道、海底电缆。

助航标志

套尔河航标概位及名称资料

海事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滨州海事处负责滨州行政区域内的沿海、内河及封闭水域的水上安全监督。

通行限制

由于受通航环境条件的限制,套尔河航道只限吃水-4米以下船舶进出港。

总体规划

按照2012年3月份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滨州市港总体规划》,滨州港将形成以海港港区为核心,套尔河港区、大口河港区为补充的“一体两翼”港口总体发展格局。

套尔河港区规划建设1000-5000吨级泊位150个左右,设计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以上。

大口河港区规划建设大口河东岸及鲁北运河1000-3000吨级泊位20个,设计年通过能力500万吨。

海港港区规划建设各类泊位120个,形成深水码头岸线42.5公里,港口用地约57.5平方公里。近期目标是建设2个3万吨级(结构预留5万吨级)通用散杂货泊位、3个5万吨级(结构预留10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和3个5万吨级(结构预留10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2000万吨以上;中长期规划建设原油、液化、煤炭、集装箱、件杂货等3-20万吨级泊位120个,打造亿吨以上区域性综合港口,为滨州实施北部沿海崛起战略,深度推进“黄蓝”两区开发建设打造强力引擎。

运营情况

牵手青岛港

为了进一步加快滨州港建设步伐,滨州市委、市政府进行了重大战略性调整,组建了新的港口建设指挥部和港务集团,统一协调和管理港口建设。

我们学习全国各大港口先进的经验,按照“边建设、边运营,边磨合机制、边培育市场”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建设方向,发挥后发优势,与周边港口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寻求互利共赢的战略性合作经营伙伴,实行大开发、大运作。

滨州港已经和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关于滨州港通用码头合资框架协议。我们将利用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及资源优势,助力滨州港的开放建设,为滨州港今后的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长久的、全方位的、多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在港口码头、现代物流、临港产业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双方还就滨州港2个3万吨级通用码头进行合作,以成立合资公司租赁的形式共同运营2个3万吨级通用码头,合资公司正在筹备当中。

2016年1月11日,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会见了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郑明辉一行。市委副书记秦传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凯,市政府秘书长袁朝晖参加活动。

崔洪刚在会见时指出,滨州港自去年6月份正式通航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在与青岛港集团的合作中,青岛港集团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以港为家,为滨州港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滨州港的建设发展带了好头、做了榜样。围绕滨州港建设,滨州市加快了高速公路、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滨港铁路二期、秦皇岛—滨州高速公路埕口至沾化段已正式开工,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将使滨州港的货物运输更加便捷。今后,我们将围绕产业招商,推动一批大项目落户滨州港周边区域,推动北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今年,滨州将谋划做好航道清淤、配备夜航设施、推动口岸开放申报、建设仓储物流园区、新泊位建设等重点工作,为港口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郑明辉感谢滨州市委、市政府对青岛港与滨州港合作的支持和关心。他说,自滨州港正式开航以来,货物吞吐量不断增长,市场影响力逐步加大,受到了合作客户的好评。滨州港的发展后劲很足、潜力很大。今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将继续支持滨州港稳步发展,加快不同货物品种泊位建设,满足合作客户需求。希望滨州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青岛港与滨州港合作更加深入。

日运万吨

“空车重15.1吨,总重61.15吨,净重46.05吨。下一辆……” 2016年1月13日10时许,在滨州港海港港区过磅房旁,几十辆卡车一字排开,正在依次过地磅称重。记者在旁边数了一下,几乎两分多钟就有一辆卡车过磅。 “这个时候,正是车辆运输的高峰。 ”过磅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滨州港正式通航以来,每天平均有200多辆卡车进出过磅,最多的一天能达到360多辆。

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运送铝矾土的滨翔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倩告诉记者,滨州港通航以前,公司运输的货物需要从别的港口用小船运,一船最多运5000吨,如今在滨州港,一船可以运2万多吨。13日下午一艘装有1.76万吨铝矾土的船只靠岸后,滨州港的装卸工作人员晚上没有休息,不间断卸货,到14日下午全部卸货完毕。 “从滨州港卸货后,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转运出去,一辆车每天多的能跑三四趟。

深圳佳德高集团总经理周风清介绍,他们公司以运输粮食为主,以前都是经过河北黄骅港、天津港向外运输。如今,从山东、河南省、河北南部甚至山西省部分地区收购的粮食都可以改为通过滨州港向外运输。从滨州港运输1吨玉米成本平均可节省30元左右。

随着距离和成本优势的显现,滨州港已经吸引了大批包括中储粮集团魏桥创业等在内的周边企业在此开展业务。向内运有从其他港口转运的来自几内亚铝矾土澳大利亚铁矿土等,往外输则有远至福建省深圳市揭阳市等地的粮食等。

截止到1月13日,自滨州港正式通航以来,滨州港吞吐量已经达到100万吨,进出船舶56艘,最大的靠泊船载重量达到2.9 万吨。新年伊始,运营工作更是喜人。自元旦开始,港口每天都有船舶靠泊,吞吐量达到13万吨。

参考资料

魅力滨州港:为“富强滨州”建设打开宽阔开放之门.百家号.2024-01-24

港口雄开万里流丨山东港口滨州港:在深度融合中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百家号.2024-01-24

市外侨办组织退休老党员赴北海经济开发区考察.滨州市人民政府.2024-01-24

重磅!国务院批复,山东滨州港口岸对外开放.齐鲁网.2024-01-24

滨州港迎来“边检时刻”!滨州边检站正式独立承担边检业务.百家号.2024-01-24

连续两个月外贸排后三,这个市被山东省政府约谈.腾讯网.2024-01-24

重磅!国务院批复,山东滨州港口岸对外开放.闪电新闻.2024-01-24

连续两个月外贸增幅排后三,山东这个市被省政府约谈.百家号.2024-01-24

全力打造滨州港“智慧口岸”品牌 助推“富强滨州”建设!.网易山东.2024-01-24

以港兴市、智慧建港 滨州打开“面向大海”发展新格局.百家号.2024-01-24

滨州港打通山东省会经济圈城市群最近出海通道.鲁网.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