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圩镇

陶圩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州市,地处横州市西部,东与校椅镇相连,南与莲塘镇相接,西与六景镇平马镇交界,北与石塘镇交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陶圩镇常住人口为56206人。 截至2022年6月,陶圩镇总面积181平方千米,下辖1个社区居委会,18个村委会。

陶圩镇属亚热带气候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交通区域优势。镇政府所在地距横州镇市区30千米,距南宁90千米,六景至横州市的二级公路、横州市至宾阳县的横宾二级公路、兴业至六景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20年开工建设的南宁市至玉林高速铁路和上林县横州市高速公路也贯穿陶圩镇,其中上林至横州市高速公路计划在陶圩镇平林村委开设服务型互通。

1958年,境内分属陶圩、那良、龙头3乡,为横县第八区。1962年,设陶圩区。1968年,陶圩区改设陶圩公社。1984年10月,陶圩公社撤销改设陶圩乡。1995年,陶圩乡改为陶圩镇。截至2021年10月,陶圩镇下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 陶圩镇人民政府驻陶圩镇永乐路80号。

镇内矿产资源丰富,有芒硝矿1个,储藏面积10平方公里,储藏量居全国同类县(市)第二位。2018年,陶圩镇有工业企业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4个。2021年完成财税收入1687.56万元,增长32.25%,规上产值3942.7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0.31亿元(含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完成5096万元。

历史沿革

陶圩镇

1995年,陶圩乡改为陶圩镇。

行政区划

2011年,陶圩镇辖陶圩1个居民委员会,谢村、上塘、六秀、善塘、那良、泮林、平林、龙门、大塘、外服、令里、镇海、旺塘、杨梅、苏村、罗塘、福旺、刘村18个村,共有88个自然村屯;下设50个居民小组,50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陶圩镇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陶圩镇永乐路8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陶圩镇地处横州市西部,

地形地貌

陶圩镇属丘陵和平原地区。 

气候

陶圩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少见霜雪,年平均气温25℃;年降雨量1400毫米。 

水文

陶圩镇境内唯一的河流是陈汶江,全长15千米。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资源有石膏芒硝,芒硝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二。 

2011年末,陶圩镇建有中弄水库青年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28座。  

自然资源

陶圩镇境内储藏有丰富的芒硝、石膏、铜铅、锌等矿产资源,其中芒硝矿的储藏量居全国第二位,有横州市"聚宝盆"美称。

人口民族

2011年,陶圩镇辖区总人口8531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200人。另有流动人口300人。总人口中,男性43663人,占51.2%,女性41656人,占48.8%;14岁以下12371人,占14.5%;15~64岁48035人,占55.4%;65岁以上24913人,占29.8%;总人口中,汉族为主,达62282人,占73%;有壮族21258人,占25%。2011年,人口出生率16‰,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截至2018年末,陶圩镇户籍人口94034人。

2021年6月21日,横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布,陶圩镇常住人口5620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陶圩镇财政总收入1000.4万元,比上年增长19%。2011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2%。 

2018年,陶圩镇有工业企业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4个。 

农业

2011年末,陶圩镇耕地面积8.03万亩,人均0.94亩;林地面积9.5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77亿元。

2011年,陶圩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3916吨,人均514千克,其中水稻2891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水果玉米等。2011年,桑园面积0.5万亩,蔗面积3.5万亩,产蔗19.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0855亩,产量42000吨,主要品种有甜玉米、蘑菇等,其中甜玉米15000吨;种植蘑菇125万平方米,产量4702吨。

2011年末,陶圩镇以饲养生猪、牛、家禽等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45万头,年末存栏4.4万头;家禽饲养量626万羽,上市家禽481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0376吨,其中猪肉3769吨,牛肉190吨;畜牧业总产值3.4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9%。

2011年末,陶圩镇有大型农业机械80台(辆)。农民人均纯收入5021元。 

陶圩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是横州市"三大粮仓"、"三大陶山甘蔗"生产基地。其中香芋在陶圩已有几十年的种植历史,其品质与荔浦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年种植面积6000亩,产量1.05万吨,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市天津市、武汉等大中城市。山上大棚养鸡是陶圩镇近几年新兴起的又一种养殖特色。随着近几年的发展,镇上又兴起了养鱼,养蛇,养蜂等热潮民众的创收收途径大大拓宽了。

工业

2011年末,陶圩镇以芒硝矿、石膏矿开发,水泥建材、红砖、饲料加工厂、木材加工等为主。 

商业

2011年末,陶圩镇有网点2300个,职工5200人,集市6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38亿元。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陶圩镇建成南宁地区首家村屯级图书馆—杨梅村华才图书馆,有藏书1800册。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陶圩镇有1所县管完全中学,在校高中学生1300人,教职工87人;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1389人,教职工110人,初中生入学率97.8%;小学1所,在校生3952人,教职师26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21所,在园幼儿2392人,幼师103人。全镇普及“实验教育“和“两基“通过自治区的验收。 

科技事业

2011年末,陶圩镇有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村有农技员,建有万亩优质谷示范屯,大棚养鸡示范点等  。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陶圩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2个,其中中心卫生院1所,农村卫生所51个;病床90张。1999年,中心卫生院通过自治区级“爱婴医院“和一级甲等医院评审。农村卫生人员16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以上。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陶圩镇有体育活动中心,各村有灯光篮球场30个,每年重大节庆都有篮球比赛和其他体育活动。 

社会保障

2011年末,陶圩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6户,人数127人,支出356400元,月人均233.8元,比上年增长0.85%。民政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7人次,资助金3810元,比上年增长0.86%。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陶圩镇有固定电话用户8961户,移动电话用户2.5万户,宽带接入已覆盖全镇。 

交通

陶圩镇境内有202省道二级公路横州市至宾阳二级公路,并相继建成那良村、六秀、大塘、杨梅等9条村级公路。 

文化

名称来历

陶圩镇因镇人民政府驻陶圩街得名。

取得成绩

该镇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使陶圩镇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351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60万元,财政总收入1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40元,全镇发展香芋6000亩,空心菜籽4500亩、瓜菜20000亩,甘蔗5000亩,玉蜀黍属12000亩,形成了一村多业、一村多品的经济模式。全镇出栏肉鸡320万羽,成为全区最大的山上大棚养鸡基地。

设施建设

该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一是动工建设陶圩过境公路及周边市场、宅基地开发;二是村级办公用房全部楼房化;三是完成9条21公里的屯级扶贫公路;四是在陶圩街安装16处IC卡电话;五是建设一个年加工能力达500吨的精米加工厂;六是硬化圩地路口,解决三个村的行路难问题;七是投资560万元对青年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八是投资70万对蒙江河进行清淤。2002年镇党委、政府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的目标,以主攻一个项目,狠抓一个产业,巩固八个基地,实现七个突破,办好10件以上实事,转变一个作风为工作思路,以"作风建设年"、"财源建设年"、"道德建设年"为契机,把陶圩镇两个文明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城镇建设

自2004年以来,横县陶圩镇村屯新建的楼房不少,有的农户建的新楼造价达40―50万元。但是,全镇通硬化的道路道路却很少,交通条件仍十分落后。2008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决定将改善陶圩镇交通环境作为全镇为民办实事项目来抓紧抓好,多次召开了镇党委、人大、政府联席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08年工作目标。并在镇直各种会议上进行大量宣传。根据上级2009年下达给陶圩6条通村公路项目任务的实际情况,该镇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陶圩镇通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专项工作方案。镇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组织了以镇干部为主的通村公路建设工作组,分6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组配合项目村委会做好相关工作。经过工作组及相关村委会深入有关村屯耐心细致宣传发动,提高这些村屯群众的修路意识,他们积极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全镇迅速掀起一个修路热潮。

6条通村公路项目村委已经基本完成了修路资金筹集任务。

党政建设

1.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建设新农村打牢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没有经济基础。坚持以发展生产来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坚持以发展来促进其它方面的进步。要把发展生产的立足点放在激发农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上,增强其发展意识,提高其发展的能力,形成人人干事创业、争当致富能手的浓厚氛围。

2.引导农民群众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既是发展主体,又是受益主体。发展的力量来源于农民群众,发展的成果也必须惠及最广大农民群众。只有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把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第一大事,采取切实措施,在生产发展的同时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老百姓过得安心、过得放心、过得开心、过得舒心。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造福百姓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指数、快乐指数和幸福指数。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要抓好“五个一”工程,即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创业氛围、一套好的扶持政策。

4.加强民主管理,尊重农民意愿。把尊重农民意愿作为第一原则,要把农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营造农民自主创业的宽松环境;要加强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要让农民知情,使农民认同,使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自2005年以来,陶圩镇在新农村建设中,启动民主程序,采取了“4+2”工作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举。既尊重了农民意愿,又扎实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发展目标

1、搞好调查研究。要调查研究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际能力。

2、抓好规划。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拿出大圩的未来发展蓝图,逐步落实。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眼点是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生活环境。首先应解决饮用水问题,其次是排水问题,再次是道路畅通问题等等。道路建设首先要抓规划。要结合市、镇规划,把路网规划好。区别轻重缓急,根据财力状况逐步修建。主干道要积极争取市里资金支持,乡镇道路依据资金筹措情况逐步实施,总的来说着眼点是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4、试点引路。逐步抓好村民点的规划建设,认准徽派建筑模式,将试点继续扩大,工作向前推进。发挥自己的特色,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力争全省一流。

5、扬长避短,发展特色产业。要瞄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从旅游、蔬菜、水果供应等各个方面为城市居民务。

6、量力而行,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镇党委、政府肩负的责任重大。国家出台的许多政策:如五年义务教育要实行全免费,普及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等等,都要从试点抓起。应根据财力状况,量力而行分阶段落实好,使大圩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方面协调发展。

7、积极争取省、市各职能部门在项目、资金、的支持策上的支持支持。 

参考资料

横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广西南宁市横州市人民政府.2024-03-03

陶圩镇.横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03-03

广西南宁市横州市陶圩镇.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3-03

横州市陶圩镇人民政府.爱企查.2024-03-03

陶圩镇招商引资网首页.陶圩镇招商引资网.2024-03-03

横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_统计信息_横县人民政府网门户网站.横县人民政府网门户网站.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