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谈兵》是清朝有关兵书精要图籍的汇辑和评论。
内容简介
10卷(卷 6上、卷10佚),地图41幅,星图、八卦图33幅,阵图53 幅,约23万余字。清婺源县(今属江西省)诸生汪绂(1692~ 1759)撰录。今有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汪双池先生丛书》亦有收录。
该书资料取自经传韬,以天时、地利、人和为纲。
前 3卷录述周天太极、云雨风角等。
中 3 卷为舆图、疆域形势、水陆路程。其中《天下形势总论》与《天下形势分论》具有兵要地志性质,论述全国山川形势及各地战略地位、相互关系。指出:雍(今陕西省中部及甘肃省东南等地区)居中原之首,冀(今河北省南部及河南省等地区)居中原之脊,幽(今河北北部及辽宁省一带)为天下之要。居雍则重洛,居冀则重雍,居幽则重辽、济,居洛则重雍,居吴则重荆、襄。此外,还具体论述了燕京(今北京市)、长安(今西安市)、洛阳市、南京市、成都市等地的战略价值及设防。
后4卷汇辑和评论古兵书、历代阵法、军器,对《武经七书》源流、真伪有所考辨。其评论用兵之道以仁义为本,首推田穰苴,次吴起,再次孙子。对古阵名称、阵容结构、阵内各部位的变化和运用,均详加说明、描绘。还杂采古阵法创造了一些阵列:如综三叠、连环、鸳鸯等阵之长,创五叠连环阵;取八阵、六花阵法之精,创七军大衍阵法。又对水战七军阵、山战猿猴等阵作了许多阐述。但书中天人感应、以阴阳术数测定吉凶之类封建迷信成份甚多,论兵中亦多儒者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