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永庆寺

永庆寺,位于范县旧城。建寺时间不可考,明洪武十三年,因黄河泛滥,永庆寺被大水冲倒,只留下一座古塔。

据《续修范县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本)载:“范旧城为晋大夫士会食邑。会之先刘累尝为御龙氏,故城建六门以肖龙形,东西为首尾,南北为四足。东南门内对古佛堂,东门外枕天齐庙,大西门外枕关帝庙,西南隅外映西峰寺(旧志称永庆寺)并西峰塔。西峰寺内有铜铸如来佛祖三尊;古佛堂后大殿设铜菩萨一尊、铁罗汉十八位。前殿有铜铸关帝像一尊,高六尺许,形容非常严肃,相传唐吴道子铸。”

风景

古塔晴晖是永庆寺一道亮丽的风景。据《范县乡土志》(清光绪三十四年石印本)载:永庆寺在县东南二十里,有峻塔,即古塔晴晖一景也。明代和民国时期的县志均记载了时人以《古塔晴晖》为标题的诗作,足见当时此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古塔晴晖

黄质(明)

范阳城外草芊芊,佛塔棱层古刹前。

影捶太空知几代,基铭石刻纪唐年。

东观苍海波光远,北眺神京望气鲜。

驻马临风登胜览,晓日罩轻烟。

古塔晴晖

佚名(民国)

窥探宝塔直凌空,碧瓦朱檐掩映中。

基础层层思缔造,风光面面看玲珑。

顶高风岭日霄近,影压稚城气势雄。

纪胜遥传唐世代,千秋呵护有神功。

毁灭

范县地处黄泛区,不时遭受黄河的侵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黄水泛涨,寺庙倾,唯有一塔孤村。相传黄河水没有进入县城时,有一位白头老翁沿街卖土,但没有人去买。于是老翁将土围绕古佛堂周围层层撒开,待大水冲陷城区时,只有古佛堂仍高出水面,救活了数百人。至明嘉靖时期,时任山东省提学副史的陈镐夜宿永庆寺,并写下了《宿旧城寺》一诗:

宿旧城寺

陈镐(明。嘉靖)

渺漠轻烟暗淡斜,

市尘犹有旧人家。

依稀景物浑如昨,

寥落荒墟寻野花。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