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中国长城的时候》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短篇小说,大约写于1918—1919年间。
内容简介
《修建中国长城的时候》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某地,在某个封建王朝,可是里面连具体的叙事、人物都丧失了。这篇小说叙事没有脉络,没有前因,没有后果,大段的文字在论谈和独白,更近乎于“杂文”的特点。
创作背景
《修建中国长城的时候》是一部残稿,卡夫卡生前无意发表它。1930年,德国犹太宗教史学者汉斯一约希姆·肖普斯首先在卡夫卡的遗稿中发现了小说的底稿,并将其发表在柏林出版的一份犹太双月刊上,之后肖普斯又与布罗德合作,编辑出版了同名的卡夫卡遗作集,至此,《中国长城修建时》才真正为读者所知。1937年,布罗德在这部残稿后面又发现了一个段落,首句为“如今修建长城的消息满世界传开了”,这显然与已发现的部分有着密切关联,两者合在一起应当从属于一部篇幅更大的作品。肖普斯推测《中国长城修建时》写于1918—1919年间。至于它的确切创作年代,人们一时无从知晓,但至少可以知道,这篇小说应当作于弗兰兹·卡夫卡搬离父母家、独居铁匠街小屋期间,也就是说,是在1916年11月之后落笔的。
作品鉴赏
《修建中国长城的时候》充满了逻辑与悖谬的冲突,而修筑长城却不过是作者行文的一个替代物,因为卡夫卡所想真正涉及的是当时中国时代的思想的历程。因为长城本身的问题是带着抵御外族入侵的初衷而修建的,但在实际上,它的功用微乎其微,不仅不能抵抗住外族凶猛的入侵,也同样还会遭遇到游牧民族的不自觉的破坏。卡夫卡在这里所表述的是针对一个集团的命令,因为他看到了中国的所谓民众不过是一群可怜的被驱使者,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服从,而不是按照自己对自己和对别人的爱的意志生存。
作者简介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查尔斯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痨瘵。
参考资料
卡夫卡与中国:无用的文学.澎湃新闻.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