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 1996年赴美国讲学半年. 可逆M-矩阵两个问题的讨论
正文
安徽大学教授,理科博士
安徽省教学名师
历任安大数学系副主任,安大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位.
个人履历
1937.7 四川籍
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
1982年赴美国留学两年半;
1986年赴美国讲学和合作研究一年半;
1996年赴美国讲学半年.
1991年起受聘正教授.
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教学成果
1998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名称:非负矩阵论及表示论);
1997年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名称:非负矩阵论及其应用);
2000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名称: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均为第一完成人。
2001年获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04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名称:面向实际的数学素质教育)。
2006年获安徽省省级教学名师。
2001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研究成果
正式发表学术论文85篇,其中11篇被SCI收录;1篇被EI收录;1篇ISTP收录。
正式出版教材一种;译著两种,论著两种.
代表作如下(部分中文期刊论文):
关于逆M-矩阵Schur补的一个重要不等式
基于射影变换模型的图像特征点集配准
某些有趣矩阵不等式
可逆M-矩阵两个问题的讨论
基于仿射变换模型的图象特征点集配准方法研究
关于R.L.Smith文章:“Z—矩阵特征”的一些注记
关于矩阵分解为稳定矩阵之和的讨论
未标定多眼装置的欧氏重构
主对角元全为零的Z矩阵的组合性质
F-矩阵
三对角线逆M—矩阵
结构矩阵的三角表示及其应用
四元数体上两类多项式的零点
关于弱不可约矩阵特征值包含区域的Brualdi定理
对称M—矩阵和对称N—矩阵的逆特征值问题
Hadamard不等式的几种新证明
有广义对角占优系数矩阵的齐次线性方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