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林祥雄

林祥雄,男,1945年生于中国潮安区沙溪镇卜吉巷,艺术家、企业家。1956年移居南洋,新加坡籍。1965-1968年、1971-1973年先后在新加坡艺术学院和法国巴黎进修美术。中色金矿有限公司创办人暨执行主席,创新基金主席,炎黄国际文化协会会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个人履历

1956年,南下新加坡。

1965—1968年,学习于新加坡艺术学院。

1971—1973年,留学法国巴黎学习绘画。

1971—1982年,在欧洲从事艺术工作与经济投资。

1982—2004年,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大陆从事艺术创作与商务活动。

1994年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创立“创新基金”。

2003年,参与规划2008北京2008年奥运会运动员村规划,其规划设计荣获国际奥组委评予三项“第一”。

2009年,创办炎黄国际文化协会,任会长,并开始第六届(海外首届)“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筹备工作。

2010年,作为东道主,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第六届(海外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2—2020年,计划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一起将“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带至世界五大洲。

先后在新加坡泰国、东南亚举办个人画展7次。作品被东南亚各国,欧、美、日、中等国收藏。1990年到北京市太原市西安市等地巡回举办画展。

从1976年起,出版了三本画集和《向死亡的工作环境控诉》等散文集以及《刘海粟在新加坡》等艺评集。

人物经历

林祥雄10岁那年目睹母亲命丧于时代的棍棒之下,1956年,其亲姐姐林祥凤送其到新加坡寻父,过早进入了社会的磨盘,开始了半工半读生涯。于1965年受训于新加坡艺术学院,1968年就在新加坡举办了第一个个人画展,1971年他赴法国巴黎受训,1973年学成回新。

从1975年到1985年的十年间,林祥雄往返于西欧各国之间,进行社会考察与艺术创作,同时开始从事国际商业活动,实行他的“以商养文”计划。

1986年,林祥雄从西方回归东方。1985年,他首次重返出生地中国,此后5年间,他在神州大地开展了艺术之旅,在新加坡、东南亚和中国举办了一系列的画展。

当他的足迹踏遍了中国的边远乡村,目睹当地人民的穷困生活,尤其是失学儿童的天真目光,使曾经泅于穷困海洋的画家心灵受到了很大震撼,他发愿要尽自己的努力在中国兴办实业,解决生活在穷乡僻壤的老百姓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救学”--在本世纪内建起100所“创新小学”。从1990年起,林祥雄以新加坡实业家的身份开始在中国投资。

人物言论

我这一生经历多了,每一次的失败、打击、折腾。只要这个人不死、不倒,他虽然受苦了,但是在这个经验中吸收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而且活得越坚强,虽然生命的浪花充满了鞭痕,可是他活得更精彩。

社会评价

新加坡艺坛先驱刘抗:如果要在他画幅里面追踪笔墨的来历,你会感到石涛、昌硕、白石、天寿的痕迹,但都不是;又似乎带着西洋现代派画家波乐和迪古宁的气味,但也不尽然。我想,该是祥雄博览百家杰作之后,有意无意间摄取了养分再赋之绢素的结果。他绝不愿做某家的忠仆,更不喜欢当某人的附庸。白石老人曾说过:“我行我道,我有我法,用我家笔墨作我家山水。”

中国当代美学家王朝闻:林祥雄的画作在不断地“贴近东方文化的优良传统”。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