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可国,男,(1961年12月-2025年1月20日),麻城市人,1984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曾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所长、文化研究所所长等。
涂可国在毕业后进入山东社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1年晋升为研究员,2003年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所长,2009年3月,改任文化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儒学、哲学和文化研究。曾兼任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中国实学学会理事等,被聘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2025年1月20日16时50分,涂可国在济南市逝世,享年64岁。
涂可国先后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课题20余项,主要有:主持完成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学对人发展的影响研究”,主持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西伦理学比较视阈中的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研究”,主持完成外交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公共外交”、中宣部委托课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基本框架研究”“先进文化的内涵,标准与主要表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主持完成省级课题:“儒家伦理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山东省四德建设工程研究”“儒家道德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等。出版专著、主编及参著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200余篇。在儒学、哲学和文化学等专业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是社会儒学、道德儒学、文化儒学和人类儒学的开创者、倡导者之一,现代儒学“新泰山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涂可国被评为首届齐鲁文化英才,为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哲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人物经历
涂可国,1984年7月自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毕业后,即在山东社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他的学术生涯始于同年发表的首篇论文《孟子“四端说”评议》。1994年,他主编了《中国文化新体系》,深入探讨了儒家哲学与中国文化。
1997年,涂可国因杰出表现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001年更进一步晋升为研究员。在此期间,他出版了《社会哲学》专著,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3年,他担任儒学所所长,将社会哲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儒学研究中。2005年,他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学对人发展的影响”。随着2008年刘宗贤的退休,涂可国成为了“儒家哲学与伦理”学科的唯一带头人。
2009年,山东社会科学院为了打造新型一流智库,整合文化资源,将儒学研究所等合并组建为文化研究所,涂可国担任所长。2011年7月31日,山东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涂可国登上齐鲁大讲坛国参加“圆桌对话”,现场回答了听众的提问,并针对新时期如何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展开了讨论。同年,涂可国还出版了《儒学与人的发展》,这是其参与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旨在构建系统的儒学人学体系。
2012年,涂可国在山东省第二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荣获文化学二等奖。2014年,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中西伦理学比较视域中的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研究”探讨了儒家道德哲学。同年,他还参加了“当代知识分子价值追求与责任担当”学术研讨会,并发表了演讲。
2016年8月6-7日出席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三届泰山文明论坛:“社会儒学与社会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开幕式之后做主题发言。2022年,山东孔子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曲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40多家会员单位的200多名会员代表在线上参加会议。在山东孔子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涂可国当选为学会会长。
2023年,涂可国受邀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四十年创新性发展座谈会,会上举行了孔子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涂可国被聘为孔子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邢光为学术委员颁发聘书。
研究领域
涂可国是儒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其研究领域广泛,涵盖儒学与社会、儒家社会哲学及文化研究等,尤其在社会儒学、道德儒学、文化儒学和人类儒学方面有开创性贡献,并对文化儒学有深入研究。在儒学研究方面,他深入探讨了儒家伦理学、人学、哲学、儒学形态学和儒家文化学,出版了多部专著和主编了多套丛书,发表了多篇论文。在文化研究方面,他出版了个人专著和合著,主编了多部文化研究丛书和期刊,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涉及文化的价值、中国文化的内在意蕴与时代价值等多个方面。在哲学研究方面,他出版了个人学术专著和合作专著,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探讨了社会哲学、生态伦理、人学原理以及当代哲学主流研究等多个议题。
主要著作
课题项目
涂可国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30余项,主要有:主持完成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学对人发展的影响研究”、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西伦理学比较视阈中的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研究”;主持完成外交部课题“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公共外交”、中宣部委托课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基本框架研究”“先进文化的内涵,标准与主要表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主持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儒家伦理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山东省四德建设工程研究”“儒家道德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曲阜市模式研究”“生态伦理研究”“儒学大辞典”等。
论文作品
主编作品
任职
参考资料:
主要思想
涂可国在对墨子责任伦理思想的研究中指出,墨子在阐述其核心思想如尚贤尚同、节用节葬等的过程中,构建了一种独特且丰富的责任伦理体系,这是墨子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的责任伦理思想既包含隐晦的表达,需要现代人根据其精神实质进行创造性解读,也有直接明了的表述。他将墨子的责任伦理思想分为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道德责任的价值取向(贵义)、责任伦理的特征(注重功利追求)、责任主体取向(以圣贤责任为中心)以及责任内容(自强、先民、利天下)。
同时,涂可国在探讨儒家哲学的社会性时,强调儒家哲学不仅关注自然宇宙的探讨,但其重心在于社会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强调经世致用,将学问与实践相结合,关注人生哲学和为政之道。儒家探讨天道的目的在于从中推导出人道和社会治理之道,将自然之天伦物理化学、人道化,提出了一系列安邦治国的思想学说和社会理想建构,如大同之世、小康社会以及“贵和尚中”的和谐社会建设等。他主张运用多学科、多角度的方法研究儒家哲学,特别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挖掘儒家有关社会建构、社会管理和社会关系的思想,以及儒家关于社会动力的理论,从而可能获得新的启发和成果。
学术贡献
涂可国的研究成果丰富,在儒学研究方面,共出版专著8部,主编及参著50多部,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涂可国的社会哲学、社会文化研究在学界独树一帜,是社会儒学、道德儒学、文化儒学和人类儒学的开创者、倡导者之一,现代儒学“新泰山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建构了较为系统的儒家责任伦理学体系。
获得荣誉
作品荣誉
参考资料: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社会影响
涂可国作为儒学研究的知名学者,是社会儒学、道德儒学、文化儒学和人类儒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研究为这些领域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深入探讨了儒家伦理学、人学、哲学等多个方面,为儒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方法。他出版了多部个人专著和合著,主编了多部文集和期刊,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其研究成果丰富了儒学的理论内涵,为儒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其独到深刻的学术观点也为儒学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思路和方法,推动了儒学的创新性发展。涂可国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人物评价
涂可国是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入库专家、首批齐鲁文化英才。被誉为社会儒学、道德儒学、文化儒学和人类儒学的开创者、倡导者之一,现代儒学“新泰山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在儒学、哲学和文化学等专业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鲁中晨报评)
涂可国出版专著、主编及参著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200余篇。在儒学与社会、儒家社会哲学进行研究;社会哲学研究;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山东智库联盟评)
参考资料
山东智库联盟.山东智库联盟.2025-01-23
沉痛哀悼我院特聘教授涂可国先生!.洙泗学人.2025-01-23
沉痛哀悼我院特聘教授涂可国先生!.洙泗学人.2025-01-23
涂可国.山东社会科学院.2025-01-23
著名儒学研究专家涂可国逝世,享年64岁.百家号.2025-01-23
山东社会科学院 涂可国.山东宣传网.2024-11-22
儒学与人的发展.豆瓣读书.2024-11-22
涂可国:儒家哲学的现代覃思.山东社会科学院.2025-01-23
四位专家学者齐鲁大讲坛解读沂蒙精神.凤凰网.2025-01-23
山东省第二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公示).大众网大众数字报.2025-01-23
涂可国在“当代知识分子价值追求与责任担当”学术研讨会上发言.山东社会科学院.2025-01-23
文化所举办第三届泰山文明论坛“社会儒学与社会关系”国际学术会.山东社会科学院.2025-01-23
山东孔子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网.2025-01-23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举行四十年创新性发展座谈会.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举行四十年创新性发展座谈会.2025-01-23
涂可国.中国知网.2025-01-23
获得文化自信须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获得文化自信须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2025-01-23
涂可国.涂可国.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