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蒋明镜

蒋明镜(1965年生),男,博士,现任长安大学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教授、博导,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籍研究员。他在1986年和1993年分别在河海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在日本大阪土质试验研究所、京都大学加拿大拉瓦勒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诺丁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蒋明镜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疑难岩土材料宏观微观试验、本构模型和多尺度数值分析。他曾担任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TC105副主席(蝉联),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他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材部咨询委员会专家、水利囗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会评专家等。

蒋明镜教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面上项目4项、欧共体项目2项(中方首席)等。他在2009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软件著作权50项(美国授权5项)。他发表了490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2篇ESI高被引论文,131篇SCI期刊论文,131篇EI期刊论文,43篇EI会议论文,22篇ISTP会议论文。他在国际著名岩土力学SCI源期刊《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的论文在Web of Science被引次数排名中长期位列该刊第一和第二,并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大学教授以“蒋氏模型”和“蒋氏方法”收录于2011年出版的学术专著。

人物经历

1986、1993年河海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研究生(提前免试攻博)。

1996年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8年大阪土质试验研究所(现日本地域地盘环境研究所)特别研究员。

1998至2000年京都大学特别研究员。

2000至2003年加拿大拉瓦勒大学博士后。

2003至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后。

2004至2006年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后。

2006年至今,在同济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2018年至今,在天津大学建工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任副院长。

个人工作

蒋明镜教授长期致力于砂土、非饱和黄土和结构性土体的宏微观试验、本构理论及数值模拟,土体逐渐破坏理论与应变局部化分析,以及静力触探机理分析,多项科研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研究方向

①砂土、非饱和黄土和结构性土体的宏微观试验、本构理论及数值模拟;②土体逐渐破坏理论与应变局部化分析;③离散元法和有限元法;④软土地下工程及太空土工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多次在海内外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主要学术成果:提出了“宏微观土力学”的概念、研究思路与目标;建立了砂土、非饱和土和结构性土的宏微观土力学理论框架;提出了复杂砂土、结构性土与非饱和土的离散元法;提出了砂土的宏微观新场量,并据此提出了砂土的“双滑-转动率”本构理论体系;研制出结构性土的微观本构理论测试方法。

获得荣誉

授权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41项(其中美国授权4项)。

2005年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9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0年起出任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TC105委员会副主席(蝉联);同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

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材部咨询委员会专家、水利囗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会评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国务院特贴。

2015年获河南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三)。第二十二届黄文熙讲座人。

2019年入选Elsevier公布的中国高被引用作者。

参考资料

蒋明镜-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海南大学.2021-12-2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