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翼龙属(Chaoyangopterus)是翼龙目翼手龙亚目神龙翼龙类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九佛堂组,年代为下白垩纪。朝阳翼龙是夜翼龙科在亚洲的首次确切的化石记录,也是层位最低的属种。其头骨低长,吻部长且前端尖锐,无齿。翼展近2米,具有四根手指。
形态特征
朝阳翼龙的肩胛骨短于乌喙骨,胸骨小且长大于宽,手指爪粗大弯曲。其肱骨、尺骨、翼掌骨和第一翼指骨的长度逐渐加长,而4节翼指骨依次逐渐缩短。胫骨远长于股骨。与夜翼龙相比,朝阳翼龙的翼较短、后肢较长。
分类历史
朝阳翼龙最初被分类于夜翼龙科,但后来的研究人员多不同意这个分类。
在2006年,大卫·安文的著名翼龙类书籍《The Pterosaurs: From Deep Time》中,他将朝阳翼龙归类于古神翼龙科。在2006年,吕君昌与季强研究辽宁省的翼龙目,提出一个系统发生学研究,认为朝阳翼龙是种原始的神龙翼龙超科,但没有归类于任何一科。
在2008年,吕君昌、大卫·安文(David Unwin)建立朝阳翼龙科,范围包含:朝阳翼龙、神州翼龙与它们最近共同祖先,与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以及亲缘关系接近这个演化支,而离古神翼龙、妖精翼龙属、风神翼龙属的所有物种。根据颈部、四肢比例,显示朝阳翼龙科的生态位类似神龙翼龙科。但神龙翼龙科的各属分布于不同地区,而朝阳翼龙科的许多属共存于同一环境。朝阳翼龙科的化石多发现于亚洲,巴西的湖氓翼龙可能属于朝阳翼龙科,非洲的一些化石可能也属于朝阳翼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