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教育部石油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海洋油气井钻完井理论与工程”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还担任山东省《中国海洋平台》和《深水油气》编委。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85年8月,在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任教,历任海洋工程系主任、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科技处副处长、处长,海洋石油工程研究所所长。
2003年3月,在石油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及胜利油田博士后工作站完成博士后研究出站。
2003年6月,孙宝江成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经培养了10名博士研究生、 36名硕士研究生。
2013年4月,当选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孙宝江长期致力于油气井流体力学、海油工程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研究,逐步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多组分井筒多相流动理论模式”,并在石油工程中推广应用,先后承担或完成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子课题,教育部博士点课题,山东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各类攻关课题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科研成果
孙宝江在油气井工程领域,主要针对欠平衡及控压钻井钻井工艺技术、井控技术、空化射流提高机械钻速、深水油气钻采中的工艺技术和水力参数设计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重点钻研了非稳态七组分井筒多相流动理论模型及流动参量计算方法,并研发了“深水井控模拟和压井施工设计软件系统”、“欠平衡钻井水力参数设计系统”、“深水气井测试水合物生成预测软件”、“油气井套管设计软件系统”、“控压钻井软件系统”等等,已经获得了专利5项、独立知识产权的软件版权7个,并逐步应用于工程实践,解决了工程中非稳态多相流动模拟和计算的瓶颈问题。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
科研项目
近5年,孙宝江先后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或承担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深水钻完井关键技术”、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三高气田井筒压力控制技术”、国家油气重大专项“深水油气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抑制技术”等。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非常规油气藏中应用的基础研究”、国家油气重大专项“深水钻井水力学及井控关键技术研究”等。
研究方向
井控技术;海洋油气工程;多相流理论及应用。
科研课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油气项目专题,负责人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课题多项,负责人
著作
深水钻井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
Multi-phase Flow in Oil and GAS Well Drilling, Wiley Press, 2016
石油天然气工程多相流动,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3
论文
1.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drag coefficient of single bubbles rising in static non-Newtonian fluids in wellbore,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5,SCI
2.Simulation of gas kick with high 硫化氢 content in deep well,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13,SCI
3.Pre-spud mud loss flow rate prediction in steeply-folded structure,Oil \u0026 G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SCI
4.Experimental study of particle settling in supercritical 碳 dioxide,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2015,SCI
5.Deepwater gas kick simulation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gas hydrate phase transitions, Journal of Hydrodynamic,2014,SCI
6.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supercritical 碳 dioxide in pip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2014,SCI
7.Improved Density Correlation for Supercritical CO2, Chemical Engineering \u0026 Technology,2015,SCI
8. Phase state variations for supercritical 碳 dioxide drilling,Greenhouse Ga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SCI
9.Th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Slug Flow in Vertical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Solid State 电子学,2002.SCI
10.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drag coefficient of single bubbles rising in static non-Newtonian fluids in wellbore,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5,SCI
教学成就
主讲课程
社会任职
任职经历
2009年孙宝江被聘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教育部石油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海洋油气井钻完井理论与工程”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海油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技部“十一五”863海洋技术领域总体专家组专家、教育部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0年被选拔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被授予青岛市拔尖人才。他还担任山东省《中国海洋平台》和《深水油气》编委。
获得荣誉
获聘“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组专家。
日前,“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和主题专家组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孙宝江教授入选海洋技术领域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
2021年11月3日,孙宝江团队主持完成的“海洋深水钻探井控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技术发明二等奖。
2023年2月,获得第五届杰出工程师奖。
2023年,入选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参考资料
祝贺!青岛12个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日头条.2021-11-03
第五届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名单揭晓.今日头条.2023-02-14
关于公布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工程院.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