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胡永红

胡永红,北京林业大学博士毕业,1997年胡永红成为上海市园林系统引进的第一名园林专业博士。早在1996年胡永红就读博士期间,他来到了荷兰学习花卉育种,在花卉研究领域,荷兰国家花卉研究中心可以说是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胡永红在那里找到了灵感,立志一定要在自己的国家找到定位。后来,又通过担任丘园邱园园长助理的实践。2001年10月胡永红在上海植物园建起了中国继北京植物园之后的又一个大型展览温室。

个人简介

胡永红,园林博士,上海植物园园长,来自牡丹故乡洛阳市

“领军人才”,市“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获得者。

上海园林第一位博士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胡永红在北京林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师从工程院资深院士陈俊愉老先生和国内园林植物领域第一位博士张启翔教授。1997年毕业时他是全国园林植物专业领域的第12名博士研究生,上海市园林慧眼识才,北上引专才,胡永红成为上海市园林系统引进的第一名园林专业博士,他的夫人、大学同窗杨文悦也随夫落户上海,组成园林界最高学历的新上海人家。

世界眼光为绿化添彩

“要用世界的视界来为上海绿化增绿添彩”,胡永红觉得只有把世界最好的植物园的“镇园之宝”学到手,才能为上海绿化找到更高的起点。

理想与荣誉

理想在上海开花结果

上海绿化大发展为胡永红提供了一个实现理想的大舞台。他来到上海植物园时,上海投资最大的园林项目――植物园展览温室任务交到了他的手上。从工程建设到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引种研究,花费4年多的时间。2001年10月在上海植物园建起了中国继北京植物园之后的又一个大型展览温室,收集和展示了3000多个热带、亚热带的植物,实现了他要在中国的园林建筑中包含国际上已有300多年发展历史的展览温室的这一梦想。落户上海市十多年,胡永红想得最多的一件事是要用“植物让城市更宜人,生活更美好”。他率先选择覆盖地面能力强、花期长、花色漂亮、养护成本低的宿根花卉来作为上海的地被植物。通过引种、筛选和繁殖技术的研究,最终筛选出170种宿根花卉。忽如一夜春风来,大地花开无限美,在申城的公共绿地、公园、小区、街景、道旁随处可见宿根植物的广泛使用。

洛阳牡丹花开上海

出生洛阳市,胡永红是“牡丹之子”,能不能让甲天下的洛阳牡丹在上海的春节盛开?他运用花期调控技术终于让牡丹在上海听话地“随时开”。08年夏季,他和他的合作团队。使牡丹在8月8日开花,666朵盛开的牡丹出现在国家领导招待奥运会贵宾的午宴上,为此,他获得了奥组委颁发的突出贡献证书。

个人成就

园艺之家有“小园艺师”

遨游植物世界的胡永红、杨文悦,还培养了“小小园艺师”――他们的女儿杨婧仪,他们把家里8平方米左右的朝南阳台让女儿自己动手建“家庭小温室”,小婧仪从家附近的花鸟市场买来郁金香种球埋在盆里,如今已长出尖尖的芽苗,“郁金香花开了,我要拿到学校里生物角,跟同学一起学习植物知识”,在小小温室里,小婧仪精心培育着牡丹、蝴蝶兰仙人掌科、白兰花等花卉,只有碰到难题,她才会请爸爸、妈妈来指导。

教育背景

1994年9月-1997年7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博士学位;

1991年9月-1994年7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硕士学位;

1987年9月-1991年7月:东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学士;

工作简历

2015年9月至今: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1年10月至今: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6年5月-2011年10月:上海植物园园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1998年4月-2006年5月:上海植物园副园长

1997年7月-1998年4月:上海植物园园长助理(科技科长、高工)

社会兼职

1.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亚洲分会 主席

2.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 副会长上海市园艺学会副理事长;

3.上海市林学会副理事长;

4.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5.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委员会常务理事;

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植物园保护分会副理事长

7.上海江南牡丹研究所理事。

获奖情况

1.科技成果奖

1)200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7)

2)2005年获建设部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

3)2006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6)

4)2007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5)2009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2.个人荣誉

1)2006年获上海市绿化先进个人

2)2006年获上海市绿化林业赛区立功竞赛先进个人

3)2007年获上海市绿化先进个人

4)2007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

5)2008年获上海市“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称号

6)2008年获中国植物学会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

7)2009年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荣誉

8)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9)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10)2018年中国观赏园艺年度特别荣誉奖

教学经历

自2011年起,共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1名。

科研概况

长期致力于植物学、种质资源创新及城市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负责国内多项重大园林项目:负责建成上海辰山植物园,传承中国园林瑰宝与植物学的创新发展;领衔开展基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牡丹发育机制研究;创导建筑绿化一体化生态修复理念,创造性地将植物学、园艺学与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相结合,负责创建了“上海城市植物资源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和“华东野生濒危资源植物保育中心”。先后承担国家和上海市科技项目5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40多篇,专著10部,新品种登记超过15个,授权专利10余项。。

承担的科研项目

1、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技攻关项目,凤丹黄类天然产物分析及代谢途径解析(G192411),2019.01-2021.12,50万元

2、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技攻关项目,几种药用植物中类化合物代谢合成途径的解析与比较(G192419),2019.01-2021.12, 270万元

3、科技部基础专项,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志编撰(2015FY210100),2015.01-2019.12,40万元

4、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区域重点项目,油用牡丹规模化高值开发关键技术应用,2017.01-2018.12,150万元

参考资料

胡永红-林学院.海南大学.2021-12-13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