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江洪

浙江省人民政府特聘教授、浙江农林大学国际生态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保护生物学研究所(俄勒冈州立大学)首席科学家(高级生态专家和遥感专家),在该所负责生态学研究和遥感与空间分析,协助负责保护生物学研究。

工作简历

(1) 中国,浙江省政府特聘教授(2006年8月)、浙江农林大学国际生态研究中心主任。

(2) 美国,保护生物学研究所(俄勒冈州立大学)首席科学家(高级生态专家和

遥感专家) (2001.4-2006), 在该所负责生态学研究和遥感与空间分析, 协助负责保护生物学研究。

(3)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可更新资源系访问教授和博士后(1997.4-2001.3),同

时兼任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北方林业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1998.11-2001.3),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全球变化”首席科学家和国际地圈和生物圈计划(IGBP)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工作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Michael J. Apps 博士合作进行全球高纬度北方森林过渡带的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研究, 负责空间分析和陆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模拟, 并进行火干扰生态, 景观生态和遥感应用的合作研究.

(3) 俄勒冈州立大学森林科学系访问教授(1995.8-1996.3), 合作进行景观生态和生态模拟的研究.

(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1994.11-1995.7),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自然资源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1995.7-1997.3),从事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空间分析和模拟的研究,“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研究和建设。并担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副总设计师;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副站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3);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

(5) 新墨西哥大学生物系高级访问学者(1993.9-12),参加美国科学院和中国

科学院合作项目”长期生态数据管理和信息系统研究”的高级培训班.

(6)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1990.1-1992.2)和副研究员(1992.2 -1994.10),从事植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生态模型和模拟的研究,“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研究和建设.

(7) 中国东北林业大学(1985-1989.12)进行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学习, 1989年

底获生态学博士学位.

教学工作

生态模型与模拟,生态研究方法,环境科学导论,旅游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专题

研究领域

全球变化生态、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定量生态和环境遥感、生态模拟、生态水文、进化和恢复生态、生理生态

在研课题

(项目来源、起止日期、经费数、承担任务):

1. 利用加拿大FORECAST生态模型优化管理和提高中国主要类型森林的生产力碳储量和生物多样,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008-2011,主持

2. 酸沉降生态影响的评价模式与方法研究,科技部973课题,2008-2010,主持

3. 大气环境时空动态的遥感监测数据库建设、集成与分析,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课题,2008-2009,主持

4. 高纬度南北样带甲烷和土壤呼吸的科学考察,科技部科技基础性重大专项课题,2008-2009,主持

5.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资源的综合分析与应用,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课题,2006-2010,主持

6. 浙江省森林火险预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预报系统建设,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8-2011,主持

7. 气溶胶科学观测国际合作项目,美国美国航空航天局,2009-2011,主持

8.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和生态水文效益时空变化的遥感与空间分析,浙江省林科院,2007-2008,主持

9. 基于卫星遥感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监测技术研究,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2008-2009,主持

10. 余杭区生态公益林面积与质量遥感监测,浙江省生态中心,杭州市余杭区林业水利局,2008-2009,主持

11. 我国酸雨的分布,污染源和输送的空间分析与动态模拟,科技部973项目课题,2006-2009,主持

12. 岷江上游森林水分平衡与洪水径流关系的定量遥感分析, 技部973项目课题,2005-2008,主持

13. 酸雨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危害的空间变化趋势评估 , 科技部攻关课题, 2005-2006,主持

14. 生态系统进化研究,教育部春晖计划,2004-2006,主持

15. 浙江省森林火气候指数的研究, 浙江省林业厅, 2004-2006,主持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