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相山石塔

相山石塔,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相山镇苔洲村,明代建筑。塔用花岗石建成,高6米,分7层,是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相山石塔”原名为“普庵定光古塔”,坐落在苔洲村东头原通宜黄的古道旁,又称“苔州塔”。石塔周围,稻田成片,在石塔和苔州村之间,隔着一口池塘,一丘稻田,相距约百米。塔用花岗石建成,高6米,分7层,莲花座底,葫芦盖顶,六棱柱身,上小下粗,外表下部都有如意带花纹图饰,上部都刻有文字。下层文字横排独立成文:“四季风调雨顺”。二至七层,每层刻一字,竖排成文:“普庵定光古塔,救苦(?)藏玉律;释迦牟尼岁佛;灵感观音玉佛;南无阿弥陀佛……”。

传说

有关“普庵定光古塔”,村人有许多传说,普遍的有二种。其一是古道旁有个山丘,像一只大蜈蚣。山丘乃蜈蚣头,建塔处乃蜈蚣尾。唇足纲精作乱,村民们就用塔钢针般钉住蜈蚣尾。另一种说法是,明代有一位道人到相山云游,路过此村,道人远看苔洲村像一条船,村边的稻田便是一条河,船在河上漂流,似有风雨飘摇之势。道人说:“苔洲祸不远矣。”村人惊恐万分,求助于道人,道人为其指点迷津:“在稻田里建一塔,如船之篙子,将船定位,其祸可解。”是年,村民们便筹资建了此塔。

结构

石塔有七层,高6米,是花岗石石石料建筑。七层石塔,是一层一层层叠起来的。葫芦顶,莲花座。塔身是六棱柱,上小下粗。除底座外,每层石塔由二块石片合成,高约0.7米,外表下部都有如意带花纹图饰,上部錾刻文字。文字部分,每层一大字,六层竖念,分别为:“皇清雍正九年;普庵定光古塔;救苦地藏王佛;释迦牟尼岁佛;灵应观音王佛;南无阿弥陀佛。”有文字部分的塔面下部,每层面另有四字:“风调雨顺”。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