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吴晗平

吴晗平,男,1964年10月生,澧县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简介

吴晗平教授现任武汉工程大学光电子系统技术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武汉工程大学理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教授,光学工程学科带头人,以及海军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近代光学)理学学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电子工程系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工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物理电子学)工学博士。

个人荣誉

吴晗平曾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四项。以第一作者出版国家军用标准一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独撰学术专著《光电系统环境与可靠性》。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七十篇。《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武汉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编委。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研究方向

光电子系统总体技术与设计,红外与激光技术,光电控制与检测技术,环境与可靠性工程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光电系统总体研究

通过概率统计和系统控制方法建立了光电跟踪系统动态概率性能模型。提出将仿真动态红外多目标图像信号,注入红外系统,对系统进行调试与相关性能指标检测的方法。提出红外点目标作用距离、探测概率、平均虚警间隔时间、反应时间等指标检验方法。在红外点目标系统作用距离等效检验及计算方法上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从背景影响、探测率温度特性、1/f噪声等多因素角度修正了美国R.D.小哈得逊提出的红外系统作用距离经典理论。

光电系统环境与可靠性研究

提出了光电系统可靠性增长趋势判断的方法。针对现场数据样本量和故障数少的情况,提出了光电系统现场随机截尾数据处理方法。从环境工程技术和可靠性工程技术角度提出了可靠性环境数据综合方法,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可靠性数据与环境条件不一致的问题。用逐次逼近和代价函数得出了复杂系统可靠性预计与分配的综合反馈方法,较好地满足了可靠性设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从使用可靠性的角度提出了故障加权的概念,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可靠性数据处理,量化了故障数据,较好地解决了使用方和生产方在此问题上的分歧。从工程应用与经济效益角度,提出环境应力筛选与可靠性保证的连续试验方法,并深入分析了其相互关系和应用前提条件,澄清了多年来在此方法应用上模糊不清的问题。

参考资料

吴晗平 教授 博导 武汉工程大学 光电信息与能源工程学院 .吴晗平 教授 博导 武汉工程大学 光电信息与能源工程学院 .2024-09-24

吴晗平.吴晗平.2024-09-24

光电系统设计——方法、实用技术及应用(第2版).光电系统设计——方法、实用技术及应用(第2版).2024-09-24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