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郑楚汜之战

公元前584年,楚国子重率军入侵郑国,郑国共仲、侯羽率军与湘军交战,楚军在汜之战中大败。楚国公钟仪被俘,郑国将战俘钟仪献给晋国,给后世留下“楚客”和“楚囚”的典故。

原文内容

《左传·成公七年》

“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阳莒国、子、颜路救郑。...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汜。诸侯救郑。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献诸晋。”

《左传·成公九年》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问之,对曰:“其为大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不知其他。”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大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公従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