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喷发预警级别是由日本气象厅所制定的一种警告系统,根据各火山的活动状况,以1-5级表示该火山的活跃状况,以作为通知当地居民及民防组织采取适当的防御或撤离措施的参考指标。截至2015年共适用38座火山,而到了2022年5月,全日本共有49座火山被气象厅列入恒常观察范围。
历史
火山喷发预警级别引入之前,气象厅为了便于理解火山活动状况,在2003年11月4日开始对一些火山发布了“火山活动度级别”的信息。这是用0到5的六个等级来表示火山活动程度,但在内阁府于2006年成立的针对火山信息等进行应对的火山防灾对策研究会上指出,该级别以火山现象为中心,使得受民难以想象其紧迫性并难以有效利用于适当的防灾行动。经过后续讨论,于2007年3月22日公布了《关于喷发时等避难体制相关的火山防灾对策(暂定)要点》(日语:喷火时等の避难体制に系る火山防灾策のあり方(称)骨子),并提出了将气象厅发布的火山信息进一步改变为适合防灾活动的形式,并强调了需要密切关联火山周边居民及游客等临时居住者的疏散计划制定。针对火山活动水平,建议根据火山活动情况和喷发时等疏散行动进行分类,并更改为新的级别。2007年6月7日,在研究会上提出了将新的级别称为"火山喷发预警级别"的建议,并公布,其概要也由气象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