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海湖新区

海湖新区是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的新城区,核心区东起海湖路,西至湟水路,北临青藏铁路,南到昆仑大道。海湖新区规划面积10.84平方公里,​海湖新区分区以湟水为界,以北隶属于城北区,以南隶属于城西区,两个办事处下各设立三个社区,共6个社区。截至2020年,海湖新区常住人口10万余人,流动人口超2万人。海湖新区主要由西宁市委、市政府成立的海湖新区管理委员会进行开发建设和管理,海湖新区管委会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海晏路延伸段(原西郊乐园)。

海湖新区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海拔高,气压低,日照时间长,雨水少,蒸发量大,阳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2007年3月20日,首期投资22亿元的西宁海湖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2008年,海湖新区建设项目23项,计划完成投资14.6亿元。2010年3月,海湖新区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拟实施10个新建项目和23个续建项目,着力打造低碳新区。2011年4月28日,一期工程总投资达39.8亿元的中国华能西宁热电厂暨海湖新区供热管网项目正式开建。2015年3月,海湖新区计划完成投资80亿元,建设新区万达广场、财富广场、金阳光大厦、新华联广场、西城天街、海湖星城城市综合体、安泰商业综合体等商业配套设施核心区项目。截至2020年10月,海湖新区人行过街通道工程已全部完工,4条人行过街通道投入使用,还有1条在进行收尾工作。

海湖新区依托高起点、高标准的整体开发,吸引金融、商贸、中介以及公司总部等功能的汇集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商务管理中心。区域内农业种植类的有草莓种植、花卉种植、中藏药种植等;区域内还有青海大剧院、海湖新区湿地公园青海省科技馆等景点。

历史沿革

2006年7月,西宁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海湖新区管理委员会,力争把海湖新区建设成为集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旅游服务、行政办公、居住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新城。2007年3月20日,首期投资22亿元的西宁海湖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

2008年,海湖新区建设项目23项,计划完成投资14.6亿元。截至2009年1月19日,海湖新区已累计完成投资33.9亿元。五四西路、海晏路、文汇路、文华路、文逸路、文苑路、文博路、通海路8条道路基本完成沥青铺设,还在进行人行道地砖铺筑;火烧沟暗涵工程已完成投资3361万元,并已全部竣工;总投资达4.3亿元和5.7亿元的青海科技馆和青海大剧院,计划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总投资达4.65亿元的西关大街一期、宗德路、文成路三条道路项目已完成投资1.45亿元;涉及给水、燃气、电力、通讯等管道线路已完成地下敷设48.7公里。

2010年3月,海湖新区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拟实施10个新建项目和23个续建项目,着力打造低碳新区。2011年4月28日,一期工程总投资达39.8亿元的中国华能西宁热电厂暨海湖新区供热管网项目正式开建。

2015年3月,海湖新区计划完成投资80亿元,建设新区万达广场、财富广场、金阳光大厦、新华联广场、西城天街、海湖星城城市综合体、安泰商业综合体等商业配套设施核心区项目。

2017年11月,海湖新区的通海路口(西关大街)南侧、文成路口南侧(西关大街)、文成路口北侧(西关大街)、63路终点站南侧(五四西路)、63路终点站北侧(五四西路)、文汇路(西关大街)北侧、万达广场(普丰路)南侧7个公交港湾在进行改造,12月15日左右这些公交港湾会改造完成投入使用。

2020年10月,海湖新区人行过街通道工程已全部完工,4条人行过街通道投入使用,还有1条在进行收尾工作。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湖新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核心区东起海湖路,西至湟水路,北临青藏铁路,南到昆仑大道,海湖新区规划面积10.84平方公里,其中湿地建设面积约1.1平方公里,占新区规划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绿地面积已达52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7平方米。

气候

海湖新区位于西宁市,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海拔高,气压低,日照时间长,雨水少,蒸发量大,阳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

地形地貌

海湖新区位于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两山对峙之间,统属祁连山脉系,黄河支流湟水自西向东贯穿市区。市区大部分土地沿河谷展开。

水文水利

海湖新区突出高原山水城市特点,湿地、河道、路网、水系及火烧沟治理共同形成“两轴两带”的系统景观:滨水绿色生态轴(湟水及其河滩地形成)和火烧沟生态地轴(独具高原地势特色的火烧沟)组成新区绿色景观体系的两轴;人文景观带(五四大街城市景观带)和楔形绿地(连接湟水河与大南山的生态绿地)形成新区绿色景观系的两带;结合地形实际,形成数个成规模的街头绿地及主题公园,并与湟水河、火烧沟、大南山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色网络。通过系统化的绿化景观建设,新区绿地总面积197.26公顷,绿化率达到55%,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区域绿色生态景观结构体系。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海湖新区分区以湟水为界,以北隶属于城北区,以南隶属于城西区。城西区将在海湖新区成立两个街道办事处,海湖新区东片区是文汇路街道办事处,西片区为通海路街道办事处。两个办事处下各设立三个社区,共6个社区。海湖新区由西宁市委、市政府成立的海湖新区管理委员会进行开发建设和管理。海湖新区管委会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海晏路延伸段(原西郊乐园)

人口

2008年,海湖新区,规划人口15万人。截至2020年,海湖新区常住人口达到10万余人,流动人口超2万人。

经济

海湖新区以“充满活力的服务型高原生态新城区”为定位,遵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理念,突出绿色、人文、环保、科技特色,体现出5大功能特点。海湖新区依托高起点、高标准的整体开发,吸引金融、商贸、中介以及公司总部等功能的汇集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商务管理中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海湖新区康养中心等项目落地运营,做大做强黄金海拔康养产业。打造“西宁市+果洛”“西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青甘环线衍生辅线产品。积极创建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城市。

2024年春节期间,海湖新区万商业综合体消费火热。“春节”期间,力盟商业步行街、唐道637、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王府井集团大象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因其配套齐全、业态繁多、能够实现购物、就餐、娱乐等一体化消费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各购物中心节日客流量相对集中,各商家也纷纷打造主题促销活动,设置以龙年、国潮等为元素的各类消费体验场景,营造可打卡、可娱乐、可消费的购物新体验。据文旅部门数据显示,节日期间全市商业综合体按照到访人数10%抽样测算,接待游客22.14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39.67%。海湖新区万达广场日均客流量4.96万人次,日均销售额282.32万元,与2023年持平。另外,以居家家庭春节菜谱、家人聚餐等消费方式为主的节日餐饮消费成为主流。

城市型“RBD”必须选择在城市中心,而西宁市的海湖新区依托新区的发展现状,集商务活动、宜居生活、旅游服务、商娱服务等一体的商业模式已经具备,新区的商务、商业、文化、娱乐、休闲职能已经显现,在强大的地脉人气环境下,RBD的雏形已经形成。海湖新区是西宁地区发展RBD模式的不二之选,海湖新区通过资源整合也必将成为中国西部集商务、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经济标杆区域。

社会

教育

文苑幼儿园:位于海湖新区文苑路,2021年9月投入使用。幼儿园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7316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1层,建成后能容纳15个教学班,提供学位450个。

才儿坊格林兰郡幼儿园:2015年3月开园,位于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98号,是世通格林兰郡小区内的配套设施。设有班级活动室9间,配备区角柜、电钢琴、电脑等设备。现开设7个班,在读幼儿187名,教职工43名。

文苑小学:文苑小学是一所标准高、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可容36个教学班,提供学位1980个。学校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文苑路南段。学校占地41亩,总建筑面积44893.74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30009.7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4884平方米。25米游泳体验馆、篮球馆和多功能音乐厅、图书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及排练厅等设施,总投资37247.71万元。

文汇小学:城西区文汇小学地处海湖新区文景街,学校占地总面积约1335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311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一流。楼内有教室24间,电脑室、语音室、音乐室、劳技室、美术室、书法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据了解,文汇小学是一所由城西区区委、区政府投资3800万元兴办的公办小学,于2011年3月开工,2013年12月建成,2014年9月正式招生投入使用的公办完全小学。

青海湟川中学:青海青海湟川中学中学始建于1938年,位于最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彭家寨西。早期为“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青海湟川中学中学”。上个世纪初,英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中国教育基金,成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该董事会经考察在西宁城西贾小庄置地113亩建立一所中学,始有“青海湟川中学中学”之名。1943年,学校移交中央教育部,改名“国立青海湟川中学中学”直至新中国建立。建国之后,青海湟川中学中学又先后改为“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中学”、“青海省实验中学”、“西宁市第二中学”。1984年,正式复名为“青海青海湟川中学中学”。

西宁市光华中学:学校是一所全日制、非寄宿、示范性完全中学。学校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五四西路以南,解放渠以北,湟水高架桥以东,总建筑面积37800平方米,办学规模为42个班,其中初中18个班、高中24个班。2020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67.8亩,总建筑面积4.35万平方米,可容纳2100名学生,是一所完全中学。

青海师范大学城西校区:城西校区坐落于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38号,总占地面积为173.71亩,其中,教学区占地面积109.71亩,职工住宅区占地面积64亩。校区绿茵葱茏、古朴典雅、学脉绵长,主要承担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与培训职能。校区内教学用房主要有科技实验楼、教学楼(包括理科楼、生化实验楼)、物理化学楼、艺术楼、图书馆共6栋楼,总建筑面积为46513㎡。

文化事业

艺术活动

2025年1月19日,西宁市城西区“童趣新春”少儿语言类、书法类、绘画类展演展示活动在海湖新区唐道637举行。书法和绘画类专场展出作品300余幅,涵盖多种艺术风格。孩子们还通过朗诵、故事表演等语言类节目呈现了一场少儿迎新春文艺展演。

2025年2月10日19时30分许,500架无人机在西宁市海湖新区青海体育中心夜空中编队飞行,上演无人机灯光秀。整个表演时长约15分钟,展示了青海省地图轮廓、雪豹浦宁之珠等14幅与青海相关的图案。

2025年,在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4月15日,由中共西宁市城西区委、西宁市文联联合主办的“西宁地区‘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新时代国家安全历史成就主题书画摄影展”在海湖新区举办。活动现场有20余家单位参与集中宣教活动,通过展板展示、悬挂横幅、现场咨询、发放资料和宣传品等形式,宣传《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活动还征集了400余件来自各界的优秀作品,经评审选取100余幅展出。

非遗项目举行

 2024年4月28日-5月1日,非遗研学体验项目在海湖新区举办,“唐卡”“湟中堆绣”“河湟刺绣”“河湟剪纸”“藏文书法”“湟源排灯”等非遗项目手工体验。在传承人指导下亲身体验百年非遗传统工艺流程,聆听来自非遗的古老故事,亲身感受制作传统工艺品的快乐。

 2024年4月28日,非遗歌舞表演在海湖新区举办 , “则柔”“西宁八门拳”“回族宴席曲”“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河湟曲艺”表演,从“听觉、视觉”感受“山宗水源大美青海”特色传统表演类非遗项目的深厚文化底蕴。

体育

青海省体育中心于2013年11月25日建成,是青海省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专业性最强、服务设施最完善的园林式体育场地。目前青海体育中心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自2020年起全年9时至21时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

青海体育中心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项目有乒乓球、台球、跆拳道、儿童活动中心、5人制足球场、11人制足球场、室外篮球、健身步道、健身器材等;体育馆、气膜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项目有羽毛球、蹦床、室内篮球;游泳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项目有游泳。且体育中心内所有项目在每月8日(如遇大型活动另行通知)及大年初四、初五免费向市民开放。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年满65周岁)、学生(凭学生证,全日制在校学生)、残疾人可享受特惠场。特惠场仅限于球类项目,价格为正常价格的5折。

青海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拥有国际足球联合会认证的二星人造草坪足球场、符合国家级田径比赛标准的田径场地。一层设有新闻媒体、赛事工作、运动员和设备用房等,二层为贵宾包厢和医务室,三层为杂物间和卫生间等,四层为办公、音响灯光设备间等。青海体育中心体育馆位于海湖新区体育中心的东南侧,拥有7000个看台,一层主要是赛事用房和设备用房,二层、三层主要是电梯间、卫生间和共享大厅等观众服务用房,四层主要是声光和LED屏幕控制室。青海体育中心游泳馆位于青海体育中心的东北角,拥有热身池、游泳池及跳水池各一个,设有新闻媒体、赛事工作、运动员和设备用房等。

医疗

海湖新区通过“共享医疗红色综合体”等举措,整合街道辖区内卫生服务中心(站)、医院、诊所等21家医疗机构资源,打造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街道和社区还经常组织医护人员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免费测量血压和血糖等活动,努力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基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

社会保障

截至2018年12月,全区新增就业4.25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就业567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完成技能培训1.23万人,创业培训2798人。

城西区坚持把就业工作任务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建立就业工作目标督促落实和检查考核机制,形成以公益性岗位开发、岗位补助、就业指导、小额贷款等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政策体系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同时,健全区、镇(办)、社区(村)三级服务体系,建立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点菜式”“滚动式”融为一体的就业培训模式,率先推行实施技能培训直补政策,选定8家技能培训实习基地,开展1+N(技能+创业+实训+讲堂+扶持)的分类培训。主动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题,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中心,探索苗圃器+孵化器+加速器为一体的创业链条。

截至2018年12月,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参保人数3.7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2万人。

交通

9路:从建国南路始发,经师大、五四西路西口、海湖路市场、海湖路、水校、万佳家居博览中心、文汇路口、财富中心、文苑路口、文成路口、通海路口至湟川中学。

24路:从中惠·紫金城始发,经师大、五四西路西口至湟川二分校。

31路:从建国南路始发经文化公园、海湖桥南、海晏桥、文博路、湟川二分校、海湖广场、文苑路口、文成路中至文成路北口。

38路:从省广电局发出,经师大、五四西路西口、五四二桥西、湟川二分校、文汇路南、财富中心、文苑路中、文景街中、文景街西口、体育中心、湟川中学至桃李路。

58路:从城中区政府始发,经师大、五四西路西口、文景南街、文汇路口、财富中心、文苑路口、文成路口、通海路口至湟川中学。

59路:从中惠·紫金城始发,经万佳家居博览中心、湟川二分校、文博路、文景街东、青海大剧院、科技馆、文景街中、文景街西口、体育中心、湟川中学至桃李路。

106路:从货场始发后,经师大、五四西路西口、海湖路市场、海湖路、水校、万佳家居博览中心、晶珠藏药集团公司、刘家寨、彭家寨至桃李小学。

专线1路(601路):从海山始发后,经文化公园、海湖桥南、海晏桥东、文景街东、青海大剧院、科技馆、文苑桥南、火车西站东至火车西站。

专线3路(603路):从康乐始发后,经师大、五四西路西口、五四二桥西、文景街东、文汇桥南、萨尔斯堡、文苑桥东、文苑桥西、火车西站东至火车西站。

专线5路(605路):从警官学院始发后,经师大、五四西路西口、五四二桥西、湟川二分校、海湖广场、文苑路中、文苑桥南、火车西站东至火车西站。

人文

非遗

2024年4月28日,“青绣”服饰秀活动在海湖新区举行,国家级非遗项目藏族服饰、土族服饰、撒拉族服饰,省级非遗项目蒙古族服饰,海北藏族自治州级非遗项目回族服饰以及”“青绣”创新服装。以“服饰”为“媒”,以“秀场”为“介”,展示服饰类各级非遗项目及“青绣”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成果。

2024年4月28日,“花儿快闪” 活动在海湖新区举行,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花儿”为主要表演内容,组织“花儿”传承人、知名歌手参与“快闪”。赴一场春日“花儿”之约,让“花儿”以歌声勾勒美好生活动人画卷。 

美食

2025年1月22日上午,“西宁暖锅宴源味河南省”活动在海湖新区唐道637举办。活动以宣传青海暖锅美食文化为主题,现场用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质牛羊肉烹制暖锅,邀请环卫工人、市民代表等现场品尝。此外,还发布了西宁暖锅TOP20品牌推荐店和河南县“蒙旗十味”特色美食,设立了特色商品展位,还有专业老师为市民书写、赠送春联,湟中高跷“三小只”也亮相活动现场。

著名景点

海湖新区唐道637、万达广场、新华联综合体、青海体育中心、青海省科技馆、青海大剧院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和文体场馆成为海湖新区的核心地标。

青海大剧院

青海大剧院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2012年10月开业。是青海省乃至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完善、建筑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剧院之一。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由大剧场、音乐厅和多功能厅构成。大剧场可容纳1197位观众,其中层座席828个,二层座席369个。“品”字形舞台由一个主台、两个侧台和一个后台构成。主台宽30米,进深22米,台口宽18米,高10米;左右侧台宽19米,进深20米;后台宽21米,进深20米。音乐厅可容纳801位观众,其中一层座椅658个,二层侧座席87个,乐池后方座席56个。音乐厅天花板采用不等轴长的同心椭圆造型,从演奏台向观众席扩散;主墙壁采用管风琴造型,侧墙壁简化成分段式小弧形造型组合;表演区域上方设置3个不同形状的反音板。多功能厅可容纳300位观众,其空间设计可以满足举办新闻发布会、产品发布会、团拜会、酒会等多种功能需求。

海湖新区湿地公园

海湖新区湿地公园项目工程西起西钢桥,东至西杏园,北临铁路,南接西川南路,东西长2.72公里,平均宽度400米,总面积1.1平方公里。该工程构建两轴一环景观格局,南岸设置“假日阳光”“特色农业”等多个景观节点,形成南岸景观线;北岸布置亲水平台、湿地科普基地、游船码头等,构成北岸景观线;公园主体部分建设景观通道,串联南北两岸景观。​

在功能分区上,依据现状地形、土地资源条件及景观区域功能差异,湿地公园分为服务区、特色观光区、科研保护区、休闲区和观景区五大区域。在水体设计方面,对湟水河河道进行疏导改造,并在河道南北两侧挖土蓄水,形成两片生态湿地。同时,于公园主河道上游设置橡胶坝,用于控制主河道及河堤坝水位,使公园水面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0%。

青海省科技馆

青海省科学技术馆于2011年10月免费对外开放,建筑面积33179平方米,属于特大型科普场馆。以“自然、人类、科技”为主题,设有常设科普展览、临时展览、特效影院、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学术报告厅等功能板块。常设展厅面积约14000平方米,分为走进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科技引领生活、生命的奥秘、探索与发现ǀ、探索与发现ǁ、少儿科技乐园、航天之路7个主题展厅,共有近300件(套)展品。

海湖体育中心

2009年4月18日,海湖体育中心在西宁市海湖新区开工建设。2014年1月,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的青海体育中心举行了启用仪式。总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由体育场、综合体育馆和游泳馆组成。该项目的建成,填补了青海省现代化体育赛事场馆的空白,也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关事件

2025年4月30日,西宁市城西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市海湖新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兼)于媛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在接受西宁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参考资料

特稿:2008波澜壮阔·西宁海湖新区.新浪网.2025-04-30

西宁市.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4-30

..2025-04-30

海湖新区3个办事处 3个社区年内将为居民服务.西海都市报.2025-04-30

西宁商圈:从“单核”向“多核”的蝶变.澎湃新闻.2025-04-30

青海省行政区划代码.西宁市统计局.2025-04-30

西宁新增两个派出所 海湖新区警务管辖有调整.西海都市报 .2025-04-30

青海大剧院.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4-30

场馆简介.青海省科学技术馆.2025-04-30

总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 青海体育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青海省人民政府.2025-04-30

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关于设立国家级海湖新区的构想.中国知网.2025-05-05

市州动态.微信公众平台.2024-05-19

西宁是如何变“大”的?看完惊呆了!.微信公众平台.2024-05-19

西宁市海湖新区管理委员会.爱企查.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西宁市】海湖新区今年投80亿元提升品位. 青海省人民政府.2025-04-30

海湖新区5条地下通道建成.西宁市人民政府.2025-04-30

彭家寨镇的乡村振兴路.人民网.2025-04-30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五.——“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五.2025-04-30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04-30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爱企查.2025-04-30

海湖新区7个公交站点改建.今日头条.2025-04-30

【城市建设】海湖新区 蝶变十年.澎湃新闻.2025-04-30

中远海科:关于设立西宁分公司公告.同花顺财经.2025-04-30

西宁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市发展改革委.2025-04-30

市商务局.2024年春节期间我市消费市场供需两旺.2025-04-30

【西宁市】海湖新区城市化发展新模式探索.【西宁市】海湖新区城市化发展新模式探索.2025-04-30

西宁文苑小学、文苑幼儿园开建.西宁市人民政府.2025-04-30

西宁市城西才儿坊格林兰郡幼儿园.西宁市城西才儿坊格林兰郡幼儿园.2025-04-30

西宁市城西区文苑小学9月份将招生开课.澎湃新闻.2025-04-30

【西宁市】海湖新区再添魅力文汇小学.【西宁市】海湖新区再添魅力文汇小学.2025-04-30

青海湟川中学简介.中国校长网.2025-04-30

今年9月开始招生!西宁一所示范性完全中学竣工!.澎湃新闻.2025-04-30

我市投3亿元再建一所新中学.西宁晚报.2025-04-30

部门概况.部门概况.2025-04-30

文韵传承展风采 西宁城西区儿童迎新春.今日头条.2025-04-30

下载应用登录.下载应用登录.2025-04-30

西宁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书画摄影展.手机新浪网.2025-04-30

精彩不断 | “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春季文化和旅游系列活动之“遗”游“味”尽——非遗进街区主题宣传活动预告来啦!.青海文旅.2025-04-30

西宁市大型体育场馆 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西宁市财政局.2025-04-30

说健康享健康 公共服务送健康.人民网.2025-04-30

西区让社会保障服务到百姓心坎.今日头条.2025-04-30

10条进出海湖新区公交线路指南.微信公众平台.2025-04-30

西宁“小年” 万人同享暖锅宴.中国藏族网通.2025-04-30

西宁市海湖体育中心开建.西宁市财政局.2025-04-30

西宁市城西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市海湖新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兼)于媛媛接受审查调查.百家号.2025-04-3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