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黔阳古城

黔阳古城位于沅江上游的湖南省洪江市,是中国4A级景区,占地约0.85平方公里,三面环水,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城”之称。

黔阳古城,有2200多年的历史。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镡成县,建制历史比云南丽江古城早1400年,比湘西凤凰古城早900年。唐为龙标县,并先后设立巫州、沅州、叙州府,宋元丰三年(1080)置黔阳县,此地在黔水以北,水之北为阳,故名黔阳。黔阳古城城内明清街巷格局保存完整,明清古建筑很多,原有5座城门、5华里城墙、9条街、18条巷、48口吊井、60座庙宇宫寺、19座宗祠、13处码头等,被誉为“江南古建筑博物馆”。

黔阳古城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先后获得“中国最美的小城”“中国十大最美潜力古城之一”“湖南省之大众最爱旅游目的地”“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等美誉。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古城南正街、北正街双双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沿革

聚落初建期

黔阳古城的历史可追溯至西汉,当时为武陵郡下辖的一个县城。到了东晋时代,该地划归舞阳县管辖。南北朝时期,舞阳县更名为漂阳县。随后,南梁统治者因漂阳县城东有一座龙棚山,遂将其改名为龙欄县。直到隋朝,龙欄县被废除,其地域并入沅陵郡。在这一时期,黔阳古城的规模相对较小,尚未建立城池,结构较为松散。

构筑城池期

隋朝废除龙檦县,直到唐朝才得以恢复,隶属于辰州李世民贞观八年,将龙檦中的“檦”改为“标”。北宋时,当朝统治者派人考察此地,随后,将之命名为黔江城。北宋元祐五年,又将竹滩、洪江二寨,隶属于黔阳。黔阳古城在这个时期已经初具规模,城区大多分布在龙标山的的周围。这一时期公共建筑得以开始修建,例如:芙蓉楼、孔子庙、普明月寺、宝山书院等。

城池扩大期

明朝朱元璋在位时,将黔阳、麻阳苗族自治县二县隶属于沅州,并设巡抚加以管制。明朝景泰年间,又增设竹滩、黔阳二区,城外筑护城墙,墙体全部用石头砌成、这一时期古城格局初步形成,在军事上加大城防建设,扩大城池。这一时期还加大建设市政工程,修建衙署(明成化二十年)、钟鼓楼(明成化八年)。

格局完善期

时至清朝乾隆,将沅江市升为沅江府,管辖麻阳、芷江侗族自治县黔阳三个县区。民国年间,湖南省第四行政区专员管理黔城区。这一时期,黔阳古城进入了经济建设的繁荣时期,城市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黔阳古城“一环、两轴、两心”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功能分区也逐步完善。随着整体区域不断的扩建,一些有规模的街道也逐步形成,如新街、河街

稳步发展期

1949年10月3日,黔阳解放,同年11月1日,成立黔阳县人民政府,县治搬迁安江后,黔城镇改为乡级镇,1960年改为建制镇。1997年,国务院批准原黔阳洪江市合并,成立新的洪江市,市治设黔城镇。199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黔城镇与黔城乡合并,设立新的黔城,洪江市人民政府驻黔城。两千多年来,纵使朝代迭更,县名屡易,县城屡变,但治地黔城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近代发展期

2012年10月,中国古城文化系列论坛之一,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在黔阳古城举行。2013年9月,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怀化市黔阳古城旅游区等全国44家旅游景区正式获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8年4月18日,为期三天的中国·黔阳古城2018年“上巳节”民俗文化节活动在湖南洪江市黔阳古城开幕。2022年5月24日,柬埔寨湖南总商会副会长颜操带队的考察组一行到黔阳古城考察。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黔阳古城位于洪江市西部,享有“滇黔门户”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古”之称。地理坐标:东经109°10',北纬27°10',地处沅江河畔,潕水之滨。全城总占地面积126km2,黔阳古城交通十分便捷,距湘西交通枢纽不化市仅40km,距湖南省长沙市418km,离芷江飞机场仅40km。焦柳铁路穿境而过过,苏尼特左旗—北海公路纵贯全城,并有湘桂、洪黔、安黔、双芷等交通要道在此相连,沅水、潕水在此交汇。

地貌资源

黔阳古城是座山水之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清水江、漂水河犹如双龙抢宝神话般地从遥远的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山脉奔腾而来,在此交汇,形成万里长江的一大支流——沅江。黔阳古城海拔为195.205m,地势较为平坦。古城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全城耕地面积约2078hm2,林地面积约79632hm2,埃为富藏多种工业原料,包括煤、金矿陶土耐火粘土等,并且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气候特征

黔阳古城地处湖南省西部,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区西侧,加之地形特点和远离海洋,导致古城气候其有大陆性特点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既具有大陆性气候的光温丰富的特点,又具有海洋性气候雨水充沛、空气湿润的特点。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6.4°C~17.1°C,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5°C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6.4°C。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全年平均日照市178.7小时,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500毫米之间,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多数年份无严寒期,少数年份有严寒期担持续时间短,冬季阴湿多雨。夏季时间长,暑热时间也长,极端高温≥35.0C的时段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

主要景点

芙蓉楼

芙蓉楼坐落于沅、潕水汇流之处,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誉。芙蓉楼是为纪念唐朝诗人王昌龄所建。王昌龄曾在此地任过县尉。芙蓉楼景区大门上悬一联:“地以人传,千载芙蓉今尚在;我生公后,一江寒雨客归来”。

宝山书院

宝山书院位于黔阳古城东面,始建于宋绍定元年(1228),是我国较早的官学之一。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为庭院两进木结构,两侧有封火墙,院内有天井、古柏和一批文人的书法诗作。

龙标胜迹门

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1839年)黔阳县令龙光甸重修,因时间久远,整个大门已朝外倾斜,成为芙蓉楼景区一道独特风景。

西门(中正门)

中正门原称安远门,是古城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城门,方位是西门。原有城墙明朝前为土墙,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重修。明成化八年(1472年)又拓之东北,周长5华里,皆备哨所。清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年间皆有复修,现为红砂石垒砌的拱门,门洞赤褐色巨石由于风化侵蚀,凸凹不平,可想年代之久远。门上曾悬匾“水天一色”。

1938年戴笠在黔城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特训班,第二期结业时,蒋介石亲临视察,应戴笠请求在西门城楼上题写了“高瞻远瞩”匾额。后蒋介石出西门、经芷江侗族自治县重庆市。为求吉利,戴笠撰写碑文,并将西门改为“中正门”。

万寿宫

外地江西省同乡的“江西会馆”,黔阳古城江西会馆始建于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建有戏楼,议事大厅,财神殿,雅室厢房,晨钟暮鼓殿,供奉正殿,观音堂等。会馆还置田产,义山,为新来乍到的同乡提供短期食宿,亦可资困。1934年,由万寿宫创办的明新小学自城内迁万寿宫

太平宫

太平宫是宝庆客商在黔阳县城建设的一座大型会馆,坐落在沅江北岸,左隔杨公庙与新街接壤,右与石阡万寿宫毗邻,北倚城墙,前为下河街,旧有青石板码头直通沅水。清爱新觉罗·颙琰十八年(1813年)始建,嘉庆二十年撰写修建碑记。爱新觉罗·旻宁五年(1825年)捐店房屋宇基地。清光绪八年(1882年),公议修葺,补碑记。宫内以青石板平铺,戏台、天井、顶室、门坊完整。宫内还设有学堂,免费为客商子弟进行启蒙教育,并资助贫困孩童上学。其旧址在下河街,仓库在澄清坊,店铺设南正街。而今会馆仍在,壁上刻有碑记,另一块青石板募捐碑记置于芙蓉楼碑廊。

福音堂

福音堂是黔阳古城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天宝。它是中国现存较早的基督教堂之一,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

屈原塔

屈原塔位于古城内最高的山上,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建。这座六角形的砖塔,造型优美,是黔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洪江博物馆

洪江市博物馆位于古城内,是一座展示洪江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让游客深入了解黔阳古城的历史底蕴。

黔阳古城墙

黔阳古城墙历经风雨,至今仍保留完好。城墙是黔阳古城的重要历史遗迹。

景点信息

交通信息

公路

长潭西线——潭邵高速——邵怀高速——竹田互通——包头-茂名高速公路——洪江市收费站——怀通高速黔城镇连接线——黔城(新洪江市)。

铁路

沪昆高速铁路焦柳铁路渝怀铁路、沪昆客专在怀化站下车,在市区乘车到洪江市

航空

怀化芷江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市昆明市广州市长沙市海口市等地的航班。在芷江机场着陆后乘车前往洪江市。

开放时间

全年 08:30-17:30开放。

优待政策

儿童:14岁(不含)以下儿童凭有效证件,免费;14周岁(含)-18岁(不含)未成年人凭有效证件,半价。

老人:65岁(含)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费;60岁(含)-65岁(不含)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半价。

学生:全日制大学本科(含)以下学历的在校学生、年龄24岁(含)以下的在校学生凭有效证件,半价。

其他:残疾人、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洪江市居民凭有效证件,免费。

以上信息来源:

门票

以上信息来源:

相关事件

2016年12月5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在4A级景区处理名单中,黔阳古城被警告处理。

文化传承

黔阳古城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存,无论从文学、艺术、宗教、天文、地理、医学、水利、交通诸方面,历史上都有层出不穷的人才的著述和实践,是可以借鉴和吸取的。黔阳古城文化主要包括有古建筑文化、古名人文化、古墓葬文化、古遗址文化、民族文化等。

古建筑文化

黔阳古城内有许多古建筑遗存,这些古建筑有的气宇轩昂、雄伟壮观,有的古色古香、清秀宜人,可以说是形态各异,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有芙蓉楼钟鼓楼、赤宝塔等。古城内庙宇较多,包括苗王庙、万寿宫等。

黔阳古城历来重视文化教育,较著名的书院建筑有宝山书院和龙标书院。据旧县志载:北宋元丰三年(1709年)初建学官于县治。南宋淳熙(1770年)迁南京夫子庙于城东普明寺。宁宗嘉泰(1201年)又迁学宫于城西。南宋宝庆元年乙酉(1225年)县令饶敏学建宝山收字于赤宝山麓,后迁于城东,明成化县令陈钢复修。清康熙五年,县令张扶翼建于城北。四十九年庚寅(1613年)迁涿州学宫于城西。

古名人文化

唐朝天宝,在当时颇负盛名的诗人,就是唐代著名的“王昌龄”王昌龄,被贬谪到湘西五溪地区的龙标县县尉,诗人在这个上、侗、苗、瑶等族先民聚居的地区一共生活了九年,其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直到安史之乱骤起,诗人方离开龙标北还,并在中途为刺史间丘晓所杀。而当时的龙标县,即是今天湖南洪江市的黔阳古城。

古墓葬文化

黔阳古城春秋战国古墓群、西汉古墓群分布在黔阳古城玉皇阁村南头坡、牛头湾山坡、汽车站北面的丘陵地带,墓葬密集,封土堆无存。自2009年11月以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对怀化市在黔阳古城无两岸岸进行了考古发掘,从发掘结果看,现存的黔阳古城,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有可能是一处生活安好的聚落。

这一带墓葬的分布很有规律,推测当时应该经过了仔细规划:其中战国墓葬主要是分布在黔阳古城东北的祭古坪、南头坡一带;在古城北面与小江墓地隔江相望的牛头湾一带,则既有战国时期的墓葬(可能还包括一部分秦朝墓葬),也有一批西汉早期的墓葬,至于漂水西岸的小江村一带,则基本上是西汉中期以后的墓葬。从墓地分布情况看,当时的居民应该是居住在漂水长与沅江交汇处的黔阳古城一带。

古遗址文化

高庙遗址是沅水一级台地上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较厚,最厚处距地表可达5米多。遗址可分为下部遗存和上部遗存。下部遗存与皂市镇下层中晚期年代相当(距今约7400年),出土有相当数量的白陶器、釜、罐、钵等,器物造型奇特,很少带有附耳。纹饰以戳印笔点凤鸟纹、兽面纹最具特色。上部遗存与大溪文化遗址的年代相当(距今约6500-5300年),与大溪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但泥质陶很少,平底器和三足器几乎不见;纹饰以戳印纹和凸点纹为主;釜、罐类陶器仍保留着曲颈的传统作风,因此被有关学者分别命名为“高庙下层文化”和“高庙上层文化”。高庙遗址是我省古代文明史上的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特殊的艺术价值。

民族文化

在黔、湘边陲民族矛盾激化时,少数民族反压迫的首要地就是黔阳古城。唐建中二年(781),湖南省观察使窦群建叙州城,逼使辰、叙苗、瑶族首领张伯靖聚众反抗。后梁开平三年(909),瑶族首领潘全盛据黔城镇反梁后周显德元年(954),叙州瑶族首领彦通称王于溪峒间,也以黔城为据点。黔城是湘、黔边陲的军事:元至正六年(1346),靖州零溪吴天保率部队起义,明正统十四年(1449)贵州苗民起义顺治五年(1646)“临济会”人陈友龙抗清,均先攻占黔城。咸丰上一年(1861),太平天国石达开率师入川,在黔城击败清具兵。同治二年(1863),翼王部李复猷回师,仍以黔城南上托口,取道会同返广西壮族自治区

价值评估

历史文化价值

黔阳古城至今有近2200年的历史。自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建制以来,既是历代镖城、舞阳、龙标县黔阳治所在地,又是历代辰州、巫州、沅州舞州、潭阳郡、宜宾市、沅州路、沅州府等郡、州、路、府的治地。虽经历沧海桑田,古城称谓几经更迭,然辉煌不减,时至今日,为新洪江市府所在地。杨再兴的侗王府;王昌龄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高力士的荠菜园;唐大长东阳公主带来的水源山茶;清天下第一书法家一王继贤的故里,都聚居于此。

情感价值

黔阳古城历来民风淳朴,民间如今保留众多的民俗文化。街道两边多是木板房,颜色早己陈旧褪去,棕黑色的大门和倾斜的楼板在诉说着它们的历史。路面多为石板铺成。踩着光滑的的大青石板,穿过一条条古街古巷,感觉好像来到上世纪初的年代。这种民俗风情,是生活在繁杂、拥挤的大城市居民难以体验到的,这也是黔阳古城的吸引力。

商业价值

古城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古城”的价值在于它的完整性、历史性、真实性。黔阳古城是中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文化古城,古城的整体风貌、街巷格局及建筑特色都珍贵。如果通过整体修缮,统一包装对外开放,将古城打造成集休闲娱乐、购物、文化展示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还有效的保护了古城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另外,黔阳古城原生态的整体风貌是湖南省最大的天然影视拍摄基地,具有较高的可利用性和经济价值。

获得荣誉

评价

黔阳古城是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具有22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旅游开发的核心价值直所在。——《新文旅丛书 创新思维与文旅融合发展》

黔阳古城位于沅江上游,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四周群山围绕,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中国好文章书系 与文共舞》

参考资料

黔阳古城北正街:放慢脚步,治愈你的“都市病”.湖南频道.2024-02-01

洪江市A级景区介绍.洪江市人民政府.2023-11-01

黔阳古城.黔阳古城.2024-12-08

黔阳古城.携程.2024-12-08

漫时光,到黔阳丨“一市两城”中的黔阳古城:诗画山水映古城 .湖南国际频道.2024-02-01

中国·黔阳古城2018年“三月三”民俗文化节怀化开幕.百家号.2024-12-08

柬埔寨商会一行前来黔阳古城考察.今日头条.2024-12-08

芙蓉楼与王昌龄.中国林产工业协会.2024-12-08

宝山书院.红网洪江市站.2024-12-08

微洪江丨【新春走基层】走进黔阳古城,大家都来关注它的前世今生!!(三).公众号.2024-12-08

穿越千年的黔阳古城之旅.携程.2024-12-08

黔阳古城门票.黔阳古城门票.2024-12-08

国家旅游局掀史上最严景区“整肃风”.中国政府网.2024-12-0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