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怀仁(1884年—1911年12月24日),原名崔德聚,河南巩县白沙(现巩义市)人,革命烈士。
崔怀仁7岁就开始上学,不久后辍学,跟随亲戚前往汴梁经商,他起初经营丝绸,后开了一家“醉仙楼”酒店。辛亥革命前,崔怀仁与王天杰、李鸿绪、刘凤楼在开封市从事革命活动。25岁时,他成为了号中的领袖,然后加入仁义会。武昌起义成功后,全中国多数省纷纷响应,脱离清朝统治,但河南省执政当局仍态度暧昧,后崔怀仁等人组建起河南起义军,1911年12月22日晚上12点,开始武装起义。但被清军奸细告密被捕,24日,崔怀仁在开封牺牲,终年28岁。
1934年,崔怀仁被安葬在南关纪念塔东侧的烈士墓园。1981年,开封市人民政府将墓迁移到禹王台公园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崔怀仁1884年出生,7岁就开始上学,虽然家境贫困,但他从不气馁,不久因为其他原因辍学,跟随一远房亲戚前往汴梁经商,他起初经营丝绸,后来积攒了一些本钱,便在开封南关开了一家“醉仙楼”酒店,经营起了酒家生意。
革命经历
辛亥革命前,崔怀仁与王天杰、李鸿绪、刘凤楼在开封市从事革命活动。25岁时,他成为了号中的领袖,然后加入仁义会,努力提倡种族革命,几年来所赚取的钱财全部用于支持革命。
武昌起义成功后,全中国多数省纷纷响应,脱离清朝统治,但河南省执政当局仍态度暧昧,后河南起义军组建,由张钟端为总司令,崔怀仁为民军总招待,1911年12月22日晚上12点,开始武装起义。但被清军奸细告密,张钟端等全被逮捕,24日,崔怀仁与张钟端等11人在开封牺牲,崔怀仁终年28岁。
1934年,为纪念在1911年12月24日牺性的11位辛亥革命烈士,在南关纪念塔东侧建造起了烈士墓园。1981年,开封市人民政府将墓迁移到禹王台公园内。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崔怀仁妻子是尚氏,同时有一个女儿,后来他的堂弟的儿子承泰被收为他的嗣子。
个人性格
崔怀仁喜好结交贤士,仗义疏财,助人为乐。
后世纪念
崔德聚传略
崔得(德)聚,字群汉,河南巩县人。家至贫,读书未成。事母最孝。少习拳棒,见不平事,辄抗争不屈,里人多以侠士目之。去岁冬,闻省城有起义之举,遂抱愤勇,愿攻前敌。由王天杰君介绍入民军,同人视公英勇果敢,留公带百人保护司令部。事泄被捕,大骂问官“汉奸自残同类”不已。与张端等烈士同就义焉。
烈士碑文
崔烈士德聚者,字怀仁市,世居巩县白沙村。少卓越有大志,举止若成人。既就傅,刻苦自励。旋以贫废读,至大梁锦华章习商。年二十五,肆中领袖。善韬晦,意有所之,未尝色于众,以故与人交久,人卒莫能识。平时每叹官吏殃民,族衰种敝。常曰:“男儿当报国耳。不革命,无宁死。”闻者咸骇且怪,烈士益怫郁不自得。遂入仁义会,历年所得,尽充会费,众皆心折。时汴中以公立法校作秘密机关,烈士率同志数百人加入焉。十一月初三日晚,总部委烈士为民军总招待,与李烈士干公赴南关区。事泄被逮,遇害,时春秋二十又八。妻尚,女一,无子,以堂弟德有子承泰为继。
赞曰:
悲故国,伤禾黍,种族痛兮生民耻。射彼天狼兮折我弧矢,厥志不兮身为死,感君义烈兮泪盈眦。勒贞兮奕祀,鸣咽千年兮东流黄水!
事迹陈列
崔怀仁等11名烈士是事迹被陈列于河南省革命烈士纪念馆,并在开封南关大街树碑永志。
参考资料
崔德聚.辛亥革命纪念馆.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