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塔,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石经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文
云居寺塔为中国古代历史遗留的宗教寺庙,在中国有两处,一处位于北京房山云居寺山的“房山云居寺塔”。另外一处是河北涿州市的云居寺塔位于涿州市城内东北隅的市供电局院内。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两云居寺塔
房山云居寺塔
简介辽代砖塔。位于今北京房山西部云居寺外侧。原有南、北两塔及周围十余座砖石小塔。塔身八角形,高30米,基座下部每面包砌浮雕砖,上部有佛龛浮雕,周围砖雕仿木结构的斗承托塔身,塔身上有一层须弥座,座上是圆形复体,再上去为圆锥形九重相轮,最高处是宝珠形塔顶;兴平北塔四隅的方形小石塔系唐代建筑;云居寺及石经山附近,尚存有唐、辽石塔和辽代砖塔共六座。这些塔内都有一些雕刻佛像、供养人、金刚力士等,线条流畅,神态生动,显示了唐、辽时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成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石经山。云居寺又称西域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五代十国时被火烧毁。
辽、金、元屡次修建,抗日战争时被毁,仅塔与石经得以保存。今寺中建筑为80年代后恢复。寺坐西朝东,塔位于寺北,称红塔,又俗称红塔,辽朝创建,四隅各有四座唐塔。兴平北塔高30.4米,砖砌,塔身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八角形,四周有拱门、假窗、佛龛浮雕,上层为圆锥形,相轮九重,塔顶宝珠突出天空。四隅各塔高约10米,上部为楼阁式,六层檐,下部开尖拱形塔门,它们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的塔。石经版位于半山腰的雷音洞中以及寺南的压经塔下藏经穴中,自隋朝创寺僧静琬始刻,历唐、辽、金、元、明,历时千余年。雷音洞内藏经石4196块,寺南的压经塔下藏经石10082块。计刻佛经1122部,3452卷。云居寺石经版不仅保存了大量佛教经典,同时也为金石、书法、文字、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资料,被誉为“北京的敦煌市”。
构造
全寺有唐朝石塔七座,农安古塔六座,其中辽上京南塔是辽代建造的砖塔。塔平面呈八角形,下部方型台基两层,上做八角形基座成须弥座式,座之下部侧面周围镶砌“法舍利塔”造型砖块。基座上用斗拱支承第一层塔身之平座,斗棋转角用异型拱支承,平座无栏杆。第一层塔身壁面仿木构建筑式样,四个面开券门,四个面做直窗,上下施用斗棋挑承,上复灰色筒瓦顶。
第二层唯有塔身尺度收缩,其他与第一层做法相同。这两层塔为楼阁式塔,按比例占全塔的二分之一。塔的上半部做塔婆式塔,基座平面呈八角形,下部有须弥座,除上、下枋之外,每面束腰都做出两个壶门,上做成砖条基座,甚为简洁。其上为塔肚,塔肚之上有八角形的基座,再承担塔脖子,相轮九重,其上做小形塔式样,这就是所谓的塔婆式塔。
云居寺北塔,即是由楼阁式塔与塔婆式塔相结合的式样,是一种新的创造。辽朝时代的砖塔遗留到今天的数十座塔,其基本式样是做成大基座数重,第一层塔身高的密檐式塔,而且都做成空心塔。个别的几个塔做成楼阁式。云居寺北塔是大辽时代建造的,但是它的造型有所变化,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创新,采用两种式样的塔结构结合为一体,各占一半,成为一种混合式塔。
涿州云居寺塔
简介
云居寺塔位于涿州市城内东北隅的市供电局院内,与其南侧的智度寺塔合称双塔。据金正隆五年(1160年)“云居寺重修释迦佛舍利塔碑”记载,云居寺塔始建于辽大安八年(1092),历朝虽有修缮,但均未改变原有风格及特征,基本保持了初建时的原样。云居寺塔为八角楼阁式仿木构砖塔,高六层,55.7米。塔坐于砖台上,底部为须弥座、五铺作斗拱、勾栏、仰莲组成的基座,基座上为6层塔体,各层塔体外观基本一致,平座斗拱上做成三开间仿木结构,四个正面中间辟券门,四个斜面设破子棂盲窗,阑额、普柏枋上为五铺作斗拱,再上为飞及瓦顶。塔顶部为焦叶宝瓶刹。塔内为双环壁架中心柱式结构,即塔内仍设一道正八面形墙壁,其内再设中心塔柱,塔柱与内环墙壁间形成夹层回廊,楼梯在内回廊内穿折而上。第5、6层因塔内面积小而未施中心柱。各层回廊均为砖砌叠涩顶。塔内多处设迎风、采光口通向室外,回廊墙壁上有佛龛。云居寺塔是国内少数几个阁楼式农安古塔之一,现保存完整。
2001年6月25日,与智度寺塔一起,以“涿州双塔”之名,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塔基边缘为基线,四周各外扩54米,东至农三街菜地;南至电力局院内;西、北至市三街民房。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四周各外扩30米。
构造
云居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式仿木构砖塔共六层通高 55.69 米。塔基 座为正八边体,上为须弥座束腰部分设壶门,内雕伎乐人物形象。束腰上部为五铺作平座斗拱,拱眼壁雕刻兽头纹饰,平座勾栏为几何图案上呈素仰莲。塔身各层外部形制与智度寺塔完全相同。
云居寺塔内部结构为套筒式 , 一至四层结构相同,即双环壁 墙体间为内回廊,内环壁墙体与中心柱间为夹层回廊;五、六层 夹层因面积小而未施中心柱,顶部变为叠涩穹顶。在各夹层及楼梯间内 , 有通风采光孔直通塔外。夹层中的中心柱亦成八边形,上下收分为棱柱状。各层回廊通往夹层回廊楼梯为转折楼梯,踏跺为砖砌,上铺石板。塔内墙面抹灰以草泥打底,白灰泥罩面。
云居寺塔的结构非常稳定,经唐山地震影响,仅东北角局部出现小的裂缝,并未损害整体结构,整体形象至今保存完整。从现状看,各层檐部、平座、基座损坏较严重,其中,基座损坏尤为严重。1996年河北省古建筑研究所对此塔进行了全面勘测,并制定了修缮方案。
参考资料
宗教建筑 http://www.ms.net.cn/daohang/jianzhu/zjjz/zj22.HTML
[2]保定市新闻 http://baoding.hebei.com.cn/node2/node7/node44/node47/node51/userobject1ai1029.html
[3]云居寺石经陈列馆百科 http://bwg.hudong.com/view/%E4%BA%91%E5%B1%85%E5%AF%BA%E7%9F%B3%E7%BB%8F%E9%99%88%E5%88%97%E9%A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