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几评传》是许凌云创作的评传,首次出版于1994年10月。该书就刘知几的生平活动及思想进行了评述,论述深刻,新意迭出,如对于刘知几生活时代的分析,既指出时代的需要是问题的关键,又指出刘知几本人的家学渊源、友朋影响特别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志趣和主观努力是造就刘知几成为一位伟人的重要因素。
内容简介
《刘知几评传》分上、下两篇。上篇叙述刘知几的生平,介绍了他的时代、家世、生平活动及学术成就,着重叙述其撰写《史通》的动机、条件、经过和成就;下篇评论刘知几的思想,就刘知几的学术思想渊源、政治伦理思想、历史观和方法论、《史通》之构思、史流史体论、国史结构论、史料论、史笔论、史家修养论及其历史影响等作了评论,系统全面,新意屡出。篇末附有年表。
成书过程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由匡亚明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由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组织编撰,总计200部、6000余万字,是南京大学文科重要的标志性工程,凝聚了当代一批学有所长专家的集体智慧。丛书的学术顾问包括丁光训、王元化、安子介、赵朴初、冯友兰、张岱年、杨向奎、任继愈、苏步青、程千帆、杜维明等数十位学者。他们与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共同研讨,从2500年历史长河中选取了270多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作为传主,从整体组合上奠定了中华民族杰出人物思想研究的格局。2006年,该丛书全部编撰完成,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刘知几评传》即该丛书中的一本。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由匡亚明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由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组织编撰,总计200部、6000余万字,是南京大学文科重要的标志性工程,凝聚了当代一批学有所长专家的集体智慧。丛书的学术顾问包括丁光训、王元化、安子介、赵朴初、冯友兰、张岱年、杨向奎、任继愈、苏步青、程千帆、杜维明等数十位学者。他们与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共同研讨,从2500年历史长河中选取了270多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作为传主,从整体组合上奠定了中华民族杰出人物思想研究的格局。2006年,该丛书全部编撰完成,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刘知几评传》即该丛书中的一本。
作品鉴赏
该书论述深刻,新意迭出,如对于刘知几生活时代的分析,既指出时代的需要是问题的关键,又指出刘知几本人的家学渊源、友朋影响特别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志趣和主观努力是造就刘知几成为一位伟人的重要因素。这一分析,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尤其是作者对刘知几的史学同道好友徐坚、吴兢、朱敬则等七人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最后得出:“这帮朋友,在武则天时代,实在是共创着一个史家的集体,一个史学流派,繁荣着当时的史学。是这个史家的集体启发着刘知几,充实着刘知几。”“这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学派。”这一探索,称得上是一个新“发现”。又如书中以详细的材料论证了刘知几是一位本色的儒家知识分子和孔子学说的信徒;刘知几不仅是历史学理论家,又是唐朝的考据学家、辨伪学家、史料学家等等,都是新观点。
该书评介客观公正,不偏爱传主。写人物评传,比较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会情不自禁地对传主产生偏爱,于是该指出的缺点没能指出,该批判的没有批判,遮遮掩掩,一笔带过,有的甚至爱屋及乌,有意无意地抬高传主地位,这都有失公正。该书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实事求是,该肯定的肯定,该批判的批判,特别是对刘知几学术思想观点的错误之处,注意随时加以分析批判,决不轻易放过。如书中结合中国史籍的发展实际,指出刘知几关于史部分类的灵魂“六家二体”说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却“皆远离历史实际”。又如对刘知几“抑马扬班”的思想倾向,作者指出,其“最根本的失误是抛弃了《史记》的主题和灵魂一通古今之变,而仅仅从历史编学角度比优劣,把史书体例局限在一种固定不变的框框之中”,并认为刘知几的这种总结性的历史评论工作“并不能给历史学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又如刘知几关于纪传史体的评论也是“正误相参,良莠并存,有贴切之见,亦有偏颇之论”。末章在充分肯定刘知几对后世的贡献和积极影响时,也指出有二点消极影响:即以封建正统思想对待史书体例;泥定体而少变通,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后世史家的创造性。
该书也有个别地方处理欠妥。如刘知几的政治伦理思想一章似嫌单薄,若能将生平篇中有较多涉及的刘知几对时势政治的分析和主张内容移入本章中,就会丰满些。又如“史料论”与“史家修养论”两章有个别内容重复,其中将《史通》的“史官建置”“古今正史”两个古代典型的史历史学专篇仅仅理解为“史料学史”专篇,尤感理解偏狭了些。
作者简介
许凌云,1938年5月生,山东省定陶区人。1964年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先秦史研究生毕业。先后执教于广西师范大学、曲阜帅范大学,从事中国思想史、历史语文学、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现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研究》编委、山东历史学会理事、山东孔子学会常务理事、曲阜师范大学教授。著有《读史入门》、《儒学与中国史学》、《古文观止》(高文对照)、《儒家图志》、《司马迁评传》等专著和《试论“通史家风”》等学术论文50余篇。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上篇 刘知几的生平
第一章 命世大才
一 时代需要
二 历史学志趣
三 史学同道
第二章 私撰史通
一 史馆遭遇
二 商史篇
第三章 著述传家
一 修史论经
二 著述传家
下篇 刘知几的思想
第一章 学术思想渊源
一 学术渊源概观
二 继承司马迁的史学传统
三 发扬王充的战斗风格
四 刘勰史传篇的启迪
第二章 政治伦理思想
一 孔子观
二 对估家政治伦理观的认识
第三章 历史观和方法论
一 历史观
二 方法论
第四章 《史通》之构思
一 撰《史通》的动机
二 《史通》之通
三 《史通》的整体构思
第五章 史流史体论
第六章 国史结构论
一 抑马扬班
二 评纪传史源流
三 评纪、传
四 评表、志
第七章 史料论
一 关于史料学的思路
二 史料学理论
三 史料的分类和史料学的应用
第八章 史笔论
一 文史异辙
二 文人不能修史
三 史家文风的基本要求
第九章 史家修养论
第十章 历史影响
附录
一 刘知几年表
二 参考书目
索引
一 人名索引
二 重要词语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