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宋元明讲唱文学

《宋元明讲唱文学》是由叶德均撰写的曲艺史著作,首次出版于1953年,随后在1957年再次发行。1979年,该著作被收录于作者的专集戏曲小说丛考》中。书中对唐至明清时期的多种讲唱艺术形式进行了分类和详细阐述,包括乐曲系和诗赞系两大类,涵盖了陶真、涯词、鼓子词、诸宫调等多种艺术形式。作者的研究成果在曲艺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背景

自唐代以来,中国的说唱艺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宋代出现了陶真、涯词、鼓子词、诸宫调、覆赚等形式,而到了元代,则有了词话、驭说、说唱货郎儿等新的艺术表现。明清时期则产生了弹词、鼓词、宝卷等更为丰富的艺术样式。叶德均将这些艺术形式按照文学体裁划分为乐曲系和诗赞系两类,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其发展历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内容概述

《宋元明讲唱文学》共分为三大部分,共计五章。第一部分《讲唱文学的一般情形》讨论了乐曲系和诗赞系讲唱文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韵文瑞安鼓词在讲唱文学中的运用及其与散文的关系。第二部分《乐曲系讲唱文学》着重讲述了乐曲系讲唱文学的发展历程,特别提到了宋元以来的各种小说、叙事鼓子词、覆赚和诸宫调、驭说、说唱货郎儿的形式特征。第三部分《诗赞系讲唱文学》则重点分析了诗赞系讲唱文学的发展脉络,其中包括宋代的涯词和陶真的历史沿革,以及词话向弹词、鼓词的转化过程。此外,还指出了明代乐曲系讲唱文学的一些特殊现象,如陶真、叙事乐曲道情、叙事莲花落等虽不属于乐曲系范畴,但其中的部分作品或技艺却是由乐曲和散文共同组成的叙事性讲唱文学。

影响与价值

《宋元明讲唱文学》继承了唐代变文的传统,同时开启了近代曲艺的先河,在中国曲艺发展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叶德均对该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成为后世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学术里的乡情——听叶茵讲其父叶德均先生.人民网.2024-09-11

云南大学文学院院史 ​文学院大事记.云南大学文学院.2024-09-11

宋元明讲唱文学.豆瓣读书.2024-09-1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