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戈弗雷·哈代

戈弗雷·哈代

戈弗雷·哈代(Godfrey Hardy),全名戈弗雷·哈罗德·托马斯·哈代(Godfrey Harold Hardy),1877年2月7日出生于英国克兰利,1947年12月1日去世于英国剑桥,英国数学家,以其在数论和数学分析方面的成就,以及1940年发表的作品《一位数学家的道歉(A MathematiciAN's ALL STARS Apology)》而闻名;同时也是一位生物学家,主要贡献为哈代-温伯格原理(Hardy-Weinberg principle)。

人物生平

戈弗雷·哈代于1877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萨里郡的克兰利(Cranleigh),他的父亲是克兰利学校的总务兼美术教师,母亲曾是林肯教师培训学院的高级女教师。

尽管父母都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但他们都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托马斯·哈代和他的妹妹格特鲁德·艾米丽·哈代(Gertrude Emily Hardy,1878-1963)在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的影响下成长。年幼时,哈代就展现出了对数学的天赋,他两岁时就能写出数百万的数字,并在教堂里通过因数分解赞美诗的编号来打发时间。

在克兰利学校接受教育后,哈代因其数学才能获得了温彻斯特学院的奖学金。1896年,他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最初在罗伯特·鲁姆西·韦布(Robert Rumsey Webb)的指导下学习,但他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到不满,曾短暂考虑转攻历史。

随后,他在奥古斯都·洛夫(Augustus Love)的建议下阅读了卡米尔·乔丹(Camille Jordan)的《分析教程(Cours d'analyse)》,从而第一次理解了数学的真正含义。经过两年的准备,哈代在数学三一考试中获得第四名。多年后,他认为三一考试变成了一种目的而非手段,并试图废除该系统。

1900年,哈代通过了三一考试的第二部分,并在同年被选为三一学院的奖学金成员。1903年,他获得了硕士学位,这在当时是英国大学的最高学术学位。1906年,哈代被任命为三一学院的数学讲师,每周只需授课六小时,这使他有更多时间进行研究。

1913年1月16日,印度数学家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Ramanujan)写信给哈代。托马斯·哈代读完信后,认为信的内容很可能是真实的,于是邀请拉马努金来到剑桥大学,与其展开合作。他们的合作被哈代称为自己一生中“唯一浪漫的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Russell)事件,哈代于1919年离开剑桥,前往牛津大学担任萨维利安几何学教授,并成为新学院(New College)的成员。1928至1929学年,哈代在普林斯顿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担任约西亚·吉布斯(Josiah Willard Gibbs)讲座主讲人。1931年,他返回剑桥大学,重新成为三一学院的成员,并担任萨德莱里数学教授(Sadleirian Professorship),直到1942年退休。

哈代在1922至1935年期间是阿宾顿学校(Abingdon School)的管理机构成员。1939年,他因心脏血栓发作停止了网球等运动,创作力也随之下降。他在1947年夏初因服用巴比妥类药物自杀未遂,从此决心等待死亡。他于1947年12月1日在剑桥去世。

学术成就

哈代于1921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际荣誉院士,于192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国际院士,并于192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国际院士,1939年当选美国哲学会会员。

哈代通过引入数学的严谨性,改革了英国数学。他的工作与法国瑞士德国数学的严谨传统更加契合,并积极推动纯粹数学的理念。他与约翰·爱登索·利特尔伍德(John Edensor Littlewood)从1911年起在数学分析解析数论方面进行广泛合作,提出了著名的哈代-利特尔伍德圆法(Hardy-Littlewood circle method)。在素数理论中,他们证明了一些重要的结果和条件结果,这对数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哈代与利特尔伍德的合作是数学史上最成功和著名的合作之一。

哈代还独立于威廉·温伯格(Wilhelm Weinberg)提出了哈代-温伯格原理(Hardy-Weinberg principle),这是群体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他与遗传学家雷金纳德·彭尼特(Reginald Punnett)一起打板球时被介绍了这个问题,并在纯粹数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

哈代更希望他的工作被视为纯数学,可能是因为他憎恨战争和数学在军事中的应用。他在《数学家的道歉》中表示:“我从未做过任何‘有用’的事情。我的任何发现都没有,也不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对世界的幸福产生任何影响。”然而,除了提出哈代-温伯格原理外,他与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合作的著名工作——哈代-拉马努金渐近公式(Hardy-Ramanujan AGB星 公式)在物理学中被广泛应用。

此外,托马斯·哈代在《数学家的道歉》中指出,数学家并不“以自己的工作无用为荣”,而是因为科学可以被用于邪恶目的,数学家的工作远离普通人类活动,保持了纯净。他还认为,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之间的区别与它们的实用性无关。哈代认为,真正的数学具有永恒的美学价值,即使是应用数学詹姆斯·麦克斯韦(Maxwell)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Einstein)也属于“真正的”数学家。

性格特点

托马斯·哈代在童年时极其害羞,终生性格冷淡、怪异。在学校期间,他在大多数科目上名列前茅,但讨厌在全校面前领奖。他不愿结识新朋友,不敢直视镜子中的自己。据说,他在旅馆住宿时会用毛巾盖住所有的镜子。

托马斯·哈代是板球的狂热爱好者,曾表示最高级的数学研究如同“托马斯·霍布斯等级”,后来又改称为“布拉德曼等级”。

哈代不相信上帝,这在他就读剑桥大学时曾引起小小的波折。他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了民主控制联盟(Union of Democratic Control),1930年代晚期参与了知识自由运动(For Intellectual Liberty)。

文化影响

哈代的形象曾出现在在2015年电影《知道无穷的人》,他的角色由杰瑞米·艾恩斯(Jeremy Irons)饰演,该片改编自同名传记,讲述了拉马努金的故事。

托马斯·哈代还在大卫·莱维特(David Leavitt)的历史小说《印度文员》(The Indian Clerk,2007年)中作为主要角色,描绘了他的剑桥岁月及其与利特尔伍德和拉马努金的关系。

此外,哈代在阿波斯托洛斯·多西亚迪斯(Apostolos Doxiadis)的数学小说《佩特罗斯叔叔与哥德巴赫猜想》(Uncle Petros and Goldbach's Conjecture,1992年)和2014年印度电影《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中也有出现。

相关概念

参考资料

..2024-07-24

..2024-07-24

..2024-07-24

..2024-07-24

..2024-07-24

..2024-07-24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