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日记》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畅销书籍,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2005年11月1日出版。该书描绘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作者游历爱尔兰时所见的人文风情和众生相,文笔优美,对人生有独特的视角。
内容提要
《爱尔兰日记》是伯尔最负盛名的作品,至今全球销量已达二百万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伯尔多次游历爱尔兰,本书是此间心灵闪光时刻的精妙记录。描写了动人的爱尔兰风情,神秘的凯尔特文化,以及爱尔兰大地上的众和相,感人至深,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富同情心的散文杰作”,世界散文宝库中一颗明亮的珍珠。
作者简介
海因里希。伯尔,德国当代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认为:“兼具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振兴了德国文学。”他的作品坚持鲜明的道德立场和对正义的吁求,风格独特,技巧高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国内曾经翻译出版过他的多部小说,如《列车正点到达》、《与一位女士的合影》、《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等,深受读者的欢迎。
目录
一、抵达(之一)
二、抵达(之二)
三、为米哈依尔·奥尼尔的灵魂祈祷
四、梅奥——上帝保佑
五、一个居民点的骨架
六、门诊的政治牙医
七、一个爱尔兰城市的肖像
八、当上帝创造时间的时候
九、观看爱尔兰的雨
十、世界上最美的一双脚
十一、公爵大街上死去的印第安人
十二、望着火
十三、如果赛莫斯要喝一杯
十四、D太太的第九个孩子
十五、对欧洲神话的小小贡献
十六、看不到天鹅
十七、习惯说法
十八、别离
译后记
书摘
大陆上的茶很清淡,可是用的是贵重的瓷茶具;而在此地,人们从破损
的铁壶里漫不经心地倒出玉液琼浆给顾客做提神饮料,价格极便宜,而且是
倒在陶制的杯子里。
早餐很可口,茶也不负盛名。此外,倒茶的年轻爱尔兰女郎还无偿地馈
赠着微笑。
我浏览着杂志,首先读到一则读者来信,信中要求把高高在上的纳尔逊
推倒,而代之以圣母雕像。又有一则来信,要求推倒霍雷肖·纳尔逊,还有一则……
已经8点了,交谈的情绪勃发,我也被卷入其中:我被谈话的声音淹没
了,但我从中只听懂了唯一的一个词:德国。我决定运用一下这个国家的武
器,当然肯定是很友好的,即用对不起回敬大方的女茶神无偿的微笑,直到
猛然爆发的宛若轰雷的一声吼把我吓了一跳为止。难道在这个奇特的岛国,
铁路交通竞如此繁忙吗?吼声停了,声音转为清亮,最后的晚餐的激昂序曲
从备餐直到敬谢圣餐仪式都能清晰而纯正地听到,一直到最后一个音节唱完
的声音从对面圣安德列斯教堂越过韦斯特兰大街传来。于是,我在这里第一
次喝的几杯茶同以后我将在空旷而肮脏的小镇上、旅馆里以及壁炉边喝的许
许多多杯茶都很好;于是,给我留下了一种惊心动魄的虔诚的印象,就像这
种虔诚不久前在最后的晚餐之后淹没了韦斯特兰大街那样。这么多的人从教
堂走出来,在我们那儿只有在复活节的弥撒或者圣诞节的礼拜仪式之后才能
看到;但是,身影分明的不信上帝者的忏悔我却不曾忘怀。
刚刚早晨8点钟,又是星期天,此刻把主人从梦中扰醒还太早。不过茶
已经凉了,咖啡店里扑出了羊油的气味,旅客收拾起纸盒和箱子朝公共汽车
站拥去。我兴味索然地翻阅着《爱尔兰文摘》,结结巴巴地译读着一些文章
和小故事的开头部分,直到第23页上的一则至理名言引起我的注意——在我
能把它译成德语之前,我琢磨了良久;不经翻译,不是用德文来理解,然而
我却懂了,几乎比译成德文表达得还明白——坟墓中躺满了人,若没有他们
世界便不能生存。
读过这句至理名言之后,我觉得来都柏林旅行是很值得的。于是,我决
定:为了我将来会感到的重要时刻,把它深深锁在我的心底(后来,它看来
对我是一把钥匙,可用以解释我将经常碰到的、由激昂和镇静组成的这一奇
特的混合,那种使人发狂的疲惫,以狂热劲头连结着的冷漠)。
当我下决心不再顾忌过早搅醒东道主的鲁莽以后,我来到那隐藏在杜鹃
花丛、棕榈科和夹竹桃属丛后面的阴凉的巨大别墅前;远处的山峦和丛林依稀
可见。
P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