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贝内登

爱德华·约瑟夫·路易-马里·范贝内登(Édouard Joseph Louis-Marie Van Beneden,1846年3月5日—1910年4月28日)是比利时动物学、胚胎学家,减数分裂的发现者。他是古生物学家皮埃尔-约瑟夫·范贝内登的儿子。

爱德华·贝内登的研究发现,如果染色体成对地存在,如果每一个遗传基因都是成双地存在(一对固定的染色体中的每一个染色体上有一个),那么每一个亲本都会向一个性细胞传输一个这样的基因。

当卵细胞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结合时,染色体就会恢复到正常的数目,子代也就会再次有一对基因,其中一个来自母本,另一个来自父本。这一理论在德符里斯重新发现格雷戈尔·孟德尔的遗作时,得到了清楚的阐述。

人物经历

爱德华·贝内登于1846年3月5日出生于比利时卢万,1910年4月28日逝世于列日。他在列日大学时详细阐述了弗来明的著作,并在1887年成功论述了关于染色体的两个基本事实。

他发现体内的不同细胞里,染色体的数目不变,各种生物的染色体各有一定的数目。此外,他还发现在形成性细胞,即卵细胞和精子的过程中,在细胞的一次分裂时,染色体在分裂前并不复制,每一个卵细胞和精细胞所含的只为通常数目的一半。这一点恰与格雷戈尔·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相吻合。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