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艺术符号学

艺术符号学理论最初在苏珊·朗格的《哲学新解》一书中有所提及,随后在其著作《情感与形式》中得到全面阐述,并在《心灵:论人类情感》中进行了生理学、心理学和人类学方面的论证。

符号与艺术观

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论建立在人类文化符号论的基础上,她将符号活动视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并强调符号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心智活动之一。她在《哲学新解》中提出,符号论是打开精神生活的关键,而精神生活是人类特有的,超越了单纯的动物性层面。符号和意义构成了人类的世界,远超感官所能感知的世界。她的观点主要关注精神现象本身的考察,忽略了社会物质生产实践对人类意识发展的根本影响。

信号与符号的区别

苏珊·朗格在《哲学新解》中详细对比了信号与符号的特性。她指出,信号是直接的过程,属于当前存在的事件一部分,仅触及人的感觉,而符号则是外部的事物媒介,通常较为抽象,能够指示不同的事物并包含多重含义。符号活动是人类内部经验的一种转换活动,通过分析、归纳和比较各种信息,以符号的形式展现出来。人类的言语、利益和艺术活动都是经过符号转换的结果。

艺术与情感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她主张艺术不应仅仅是个人情绪的宣泄或自我表现,而应该是想象力的充分展现。她将情感分为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感,前者存在于个体内部,后者则是对象化或凝聚在客体中的人类情感。她扩展了情感的概念,但也忽略了情感的社会丰富性。她认为艺术是将情感转化为可视或可听的形式,借助符号的方式呈现给人类直觉。

生命形式与艺术形式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具有逻辑相似性,两者均具备有机统一性、运动性、节奏性和生长性等特点。艺术是一种技艺,旨在创造出一种表现形式,将人类情感的本质清晰地呈现出来。

推论与表象性

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论的一大贡献是对艺术符号特性的分析。她指出符号的功能不限于语言,也不限于指称事物和表达概念,还包括构型能力。她区分了推论符号与表象性符号。推论符号如语言,具有描述事物关系、性质和特征的能力,反映了抽象思想的形成过程,具有明晰性和确定性。表象性符号如艺术符号,则是表现性形式,直接融合在形式中的感觉和情绪,诉诸心理表象而非概念。

参考资料

艺术符号学理论最初在苏珊·朗格的《哲学新解》.百度题库 .2024-11-25

争鸣二十六 |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sohu.2024-11-2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