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栋梁,男,1907年生,辽宁铁岭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 1920年,13岁的任栋梁受到列宁接见。 2004年,任栋梁逝世,终年97岁。
正文
任栋梁,男,1907年生,辽宁铁岭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
1907年,辽宁铁岭出生。
1920年,13岁的任栋梁受到列宁接见。
1924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的官费生,进入预科班,后升入机电系本科学习。
1930年,以每门功课5分的成绩毕业,《晨光报》还对此作了报道。之后他被录取为机电系第一位华人研究生。
1940--1943年,他任新疆建设厅第一副厅长代理厅务,同时在新疆学院任课,参加了共产党在新疆的组织“反帝团团员会”工作。
1943--解放前后,兼新疆技术委员会副委员长。领导修建了“天池水库”,乌鲁木齐市的“红盐池水库”。主持引进了澳大利亚“兰布利耶”细毛种羊杂交孕育出“新疆细毛羊”。
1951年,邓小平西南电管局苏联专家兼职翻译。
1987年,苏联庆祝十月革命胜利70周年纪念特邀中国红军团团长的后代任栋梁一家前去苏联祭奠。
2004年,任栋梁逝世,终年97岁。
任栋梁,1907年生于辽宁铁岭,有着光荣的家庭背景:父亲是一位英雄的国际主义战士。1907年,他的父亲任辅臣精通俄语,在哈尔滨市的俄国军官学堂任汉语教官,1908年秘密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18年他将2000名华工组成中国红军团,被列宁签署编入苏联红军第三军,他被委认中国红军团团长。他率部队作战勇猛,立下赫赫战功,受到苏维埃政府的嘉奖。列宁曾感叹:“任辅臣,我们中国工农红军中的一只红鹰,一只直冲云天的红鹰!”从此,中国红军团被任命为“红鹰团”。
在1918年11月29日维雅车站的一次战斗中,中国团伤亡惨重,34岁的任辅臣壮烈牺牲。当时的《共产主义者》在评论中国团旺盛的士气和卓越的战绩时说:中国军队是我们战线上最顽强的部队……《乌拉尔工人报》评论“……中国团,以其坚强和极端坚忍不拔的品质而著称……”苏联上把任辅臣和中国团事件称为“维雅悲剧”。
父亲牺牲时,任栋梁13岁。苏联政府安排他的母亲和姐弟4人住在莫斯科。1920年列宁专门接见了任栋梁一家。列宁抚摸着任栋梁的头,抱着他的妹妹,亲切地和他们交谈着。列宁称赞他的父亲是卓越的指挥员和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对他的母亲说:“感谢你们啊,用生命支援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任栋梁是最后一位见过列宁的中国人。
1921春,任栋梁一家回到家乡铁岭,17岁因家境贫寒缀学。192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的官费生,进入预科班,后升入机电系本科学习。
任栋梁与他英雄的父亲一样也是充满热血,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勇士。1925年上海市发生“五”惨案后,《晨光报》报道了此事。任栋梁和高诚儒等商议召集全体约翰·华生开会,讨论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并当即通知:
兹定于本日午后3时在一楼机电一年级教室召开我校全体华生会议,讨论支援上海“五卅”运动事宜。发起人:高诚儒、任栋梁。
当日下午,华生挤满了教室,他正做动员时,有人走进教室,说校长要见学生代表。因校长是俄国人,大家一致推举俄语非常流畅的任栋梁去,会议由高诚儒继续主持。
校长:“你们不要学上海市和北京的学生闹学潮。”
任栋梁毫不退让:“这是关系到外国人屠杀中国人的大事,我们决不能坐视不管。”
校长指着壁炉:“他们就好像在壁炉旁边直接受火烤,可以反抗,而你们离火那么远,没有必要搞什么运动?”
任栋梁斩钉截铁地说:“等火烧到我们身边,什么都晚了!”
校长气愤了:“如果你们听我的劝告,你们就别在学校开会!到别处开就与我无关了!”
任栋梁回答:“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有权在学校开会!”任栋梁和同学们没有理会校方的阻拦,他们通电上海市表示支援,致全国父老兄弟姐妹书,之后,又联合哈尔滨市其他学校的学生1000多人打着《哈尔滨学生支援“五卅”运动》横幅,高喊着口号上街游行。他们还分成几个小组,到三十六棚铁路总工厂、老巴夺烟厂等,慷慨陈词地向工人及家属介绍“沪案真相”,散发传单和讲演。
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在东北地区修筑5条铁路,哈市掀起大规模的“反五路”斗争。哈尔滨工业大学发起成立“哈尔滨学生保路联合会”, 11月5日,他们带领哈工大和哈市2000多名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反对修筑五路。他们高呼“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修筑五路!”的口号,直奔日本驻哈尔滨市总领事馆。11月9日,哈工大等学校数千名学生示威游行。警察们在靖宇大街街口向学生抡大棒,用水笼头驱赶他们。哈工大学生冲在队伍的最前面。队伍中有100多学生受伤,哈工大就有5名学生受重伤。
任栋梁和同学何文森等是学生选出的代表,他们与东省特区官员进行了激烈的说理斗争,曹秉钧和张跃庭(后为共产国际地下工作者,烈士)两学生以“哈尔滨学生保路联合会”名义去吉林省与官方人士陈述保路事宜。《国际协报》和《晨光报》刊登了“反五路”斗争的消息,这次斗争得到全国各界的支持,最后“五路”没修成,学生运动为“反五路”斗争胜利的取得,起了重要的作用。
任栋梁不仅有着强烈的爱国使命感,在学习上也出类拔萃,1930年他以每门功课5分的成绩毕业,《晨光报》还对此作了报道。之后他被录取为机电系第一位华人研究生。他曾在中东铁路哈尔滨市机务段当过司机、副段长、哈尔滨三十六棚铁路总工厂车辆分厂厂长。九一八事变后,他不愿意给日本人做事,愤然离开哈尔滨。他在“建设西北,收复东北地区”号召的感召下,同妻子和妹妹来到新疆参加建设。1940至1943年,他任新疆建设厅第一副厅长代理厅务,同时在新疆学院任课。他还参加了共产党在新疆的组织“反帝团团员会”工作。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他领导修建了“天池水库”,还修建了乌鲁木齐市的“红盐池水库”。当时他还主持引进了澳大利亚“兰布利耶”细毛种羊杂交孕育出“新疆细毛羊”。此间,任栋梁兼新疆技术委员会副委员长,任委员长的是毛泽民。毛泽民对他说:“在新疆,懂技术又能干的,除你,我还有谁呢?”这话是对任栋梁的最高评价。1951年,邓小平主持西南电管局工作,与苏联专家讨论问题时,指定任栋梁给他当翻译。
苏联乌拉尔地区有一座镶嵌着巨大五星的洁白的国际主义战士纪念碑,任栋梁的父亲和他的战友们的英灵永驻在这里。1987年,苏联庆祝十月革命胜利70周年纪念,特邀中国红军团团长的后代任栋梁一家前去苏联祭奠。在墓前任栋梁献上了自己的祭文:……儿子没有违背您的遗嘱,我把7个孩子培养成人,他们大多是共产党员……
2004年,任栋梁逝世,终年97岁。
参考资料
寻找77年前哈工大的第一批华人研究生.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