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罗家坪乡

罗家坪乡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下辖的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布拖县东南部,东临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西接包谷坪乡,北望牛角湾乡,南与龙潭镇毗邻。该乡区域面积为37.2平方千米,根据2020年11月1日的数据,常住人口为4035人。

历史沿革

1955年,设罗家坪乡。

1972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2021年1月,撤销牛角湾乡和罗家坪乡,设立牛角湾镇。以原牛角湾乡和原罗家坪乡爱国村、丰收村、前进村、翻身村1至6组所属行政区域为牛角湾镇的行政区域。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罗家坪乡境内最高点位于爱各博俄山,海拔2800米;最低点位于金沙江河畔,海拔535米。

气候

罗家坪乡光照充足,空气干燥。春冬寒冷多雪,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多年平均气温21℃。无霜期年平均210天。年平均降水量1485毫米。

水文

金沙江河流途经境内,全长3.2千米。

自然灾害

罗家坪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流石流、冰雹等。

人口

2011年末,罗家坪乡辖区总人口4278人。总人口中,男性2355人,占55%;女性1923人,占45%。总人口中,以彝族为主,达3858人,占90.2%;汉族420人,占9.8%;2011年,人口出生率9.5‰,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3.5‰。

截至2019年末,罗家坪乡户籍人口5641人。

经济

综述

2019年,罗家坪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农业

罗家坪乡有农业耕地面积720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水稻为主。2011年,粮食产量1272吨,其中马铃薯915吨,苦荞55吨,玉米97吨,水稻205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马、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324头,年末存栏1758头;羊饲养量5654只,年末存栏3456只;牛饲养量2356头,年末存栏1865头;马饲养量168匹,年末存栏145匹;家禽饲养量4.4万羽,年末存栏2.6万羽。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罗家坪乡有小学2所,在校生355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

卫生健康

2011年末,罗家坪乡有卫生院1个,专业卫生人员5人。

文化

2011年末,罗家坪乡有村文化活动中心4个,藏书1万余册。

2011年末,罗家坪乡有“村村通”电视用户208户,入户率38%。

社会保障

2011年,罗家坪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00人,支出57.6万元,月人均60元;农村五保供养23人,支出4.2万元。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422人,参保率8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罗家坪乡有移动电话用户547户。

交通

2011年,罗家坪乡境内通车公路里程48千米。

历史文化

风俗民情

朵洛荷,又称“冬格”,是布拖县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活动中的传统歌舞,一般在火把节的第二天或第三天进行。当火把节的各项活动渐进高潮,精彩纷呈的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等还在紧张激烈地展开之时,一群群姑娘便涌入火把场的一角,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围成一个个圈,或手拉着手,或相互牵着围巾、三角包等,形成一线串连,举着黄油布伞,踩着细碎的舞步,先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其舞步一般是两拍,重拍先左脚向前迈一大步,上身同时微向前倾,然后右脚向右迈一步,同时上身正直微向后仰,面对圆心或面向前进的方向为弱拍,缓慢而悠闲地边唱边跳,领唱者先起句,众人跟着重复应合,如此反复循环,其唱腔有固定的曲调,结构为一句一歌,歌词内容除大致稳定而常用的唱词外,大多由领唱者即兴编词而唱。在民间,几乎是每个彝族女子的必修课。朵洛荷属于场面歌舞,不用音乐伴奏,表演者(人数众多)在现场载歌载舞,其乐融融。其舞蹈庄重舒缓,歌声优美抒情,特别具有歌唱性。在火把节之余,人们往往就采用只歌不舞的方式进行歌唱。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